日本对华经济外交研究
¥
8
2.1折
¥
39
九品
仅1件
作者常思纯、李孟刚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
版次1
印刷时间2012-09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0279A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常思纯、李孟刚 著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4122992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2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日本对华经济外交研究》旨在对经济外交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和探讨的。作者从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互动的角度来探究经济外交的理论渊源,并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经济外交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在对经济外交进行学理分析后,《日本对华经济外交研究》选取日本对华经济外交的实践来进一步探讨经济外交如何推动国家之间的政治与经济互动。
对华经济外交在日本外交战略布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日本对华经济外交研究》在分析日本对华经济外交决策机制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在贸易、直接投资、政府开发援助(ODA)、区域经济合作、能源、环境等六个领域对华经济外交的战略与特点,并对其绩效和前景做出了评估。日本对华经济外交在成为实现日本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的同时,也对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日本对华经济外交研究》以日资对中国产业影响为例,分析了日本在直接投资领域开展的经济外交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展望未来,日本对华经济外交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日本政府能在对华经济外交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努力完善以中日高层经济对话机制为首的各项合作机制,以积极的态度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就有可能把中日政治经济关系推上新的高度。
- 【作者简介】
-
常思纯,汉族,1978年11月生,2001年毕业于外交学院日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4-2011年任职于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2011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11年进入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工作,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关系、产业安全、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等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以及北京市等省部级科研项目,翻译多部日文著作,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李孟刚,1967年4月出生,山东省博兴县人。经济学博士、交通运输工程和理论经济学双博士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现任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CCISR)主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省部级科研平台)负责人、首席专家;兼任中国产业安全论坛秘书长。2009年12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目录】
-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一)写作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创新
第一章关于经济外交的学理分析
一、理论探源:国际关系中的政治经济互动机制
(一)三大理论范式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探讨
(二)国际关系中政治与经济的互动机制
(三)中日双边关系中的政经互动
二、经济外交的概念辨析
(一)关于经济外交概念的几种界定
(二)经济外交概念解析
第二章日本经济外交政策与布局
一、国家经济利益优先背景下的经济外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末)
(一)日本经济外交政策的确立
(二)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主要举措
二、政治经济利益并重背景下的经济外交(20世纪80年代初~21世纪)
(一)日本经济外交政策的转变
(二)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战略布局
第三章日本对华经济外交的决策机制与发展历程
一、日本对华经济外交的决策机制
(一)日本对华经济外交的决策机构
(二)影响日本对华经济外交决策的主要因素
二、民间推动的对华经济外交(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
(一)民间经济外交的背景
(二)民间经济外交的发展与绩效
三、政府主导的对华经济外交(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
(一)日本政府对华经济外交的起步发展阶段
(二)日本政府对华经济外交的快速推进阶段
(三)日本政府对华经济外交的调整波折阶段
(四)日本政府对华经济外交的停滞不前阶段
(五)日本政府对华经济外交的突破转折阶段
第四章日本在贸易领域的对华经济外交
第五章日本在直接投资领域的对华经济外交
第六章日本在政府开发援助领域的对华经济外交
第七章日本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的对华经济外交
第八章日本在能源领域的对华经济外交
第九章日本在环境领域的对华经济外交
第十章日本对华经济外交对中国的影响——以日资对中国产业的影响为例
第十一章结论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