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环经济园区实证研究
  • 循环经济园区实证研究
  • 循环经济园区实证研究
  • 循环经济园区实证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循环经济园区实证研究

5 1.2折 42 九品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胜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06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3315H

上书时间2024-11-22

哥俩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胜 著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5895812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6页
  • 字数 260千字
【内容简介】
循环经济园区是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上的重要发展形态,是园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书是一部关于循环经济园区的专门著作,作者基于对我国循环经济园区的长期领悟和实证研究,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在国内首次提出了适用于生态循环产业链综合效益评价的生态检测技术与投入产出表相结合的实物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的测算方法。首次通过小麦燃料乙醇能量收益的全生命周期评估,对我国推广使用燃料乙醇能否从根本上实现“能源经济性”的争议给出回答。本著作中有关循环经济园区规范/标准的研制在国内尚属首次。
全书共分三篇20章:第一篇为总论;第二篇是都市循环农业旅游园区实证研究;第三篇是天冠生态工业园区实证研究。本书作为一本我国循环经济园区实证研究的专门著作,具有极强的学术价值,既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政府部门进行循环经济园区规划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作为科研单位研究人员、高校经济管理类教学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李胜,男,1965年生,我国循环经济研究前沿学者。管理主任咨询师,博士。现任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主任助理,兼任内蒙古工业大学国际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社学术顾问,中科高技术企业发展评价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蟹岛集团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胜博士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工作经历,在高校长期从事《营销管理》、《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与循环经济领域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篇(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篇),CSCD1篇,CSSCI3篇。主持“十二五”期间海口市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研究等课题4项;参与“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建设循环经济”等课题4项。主编《管理学》、《现代市场营销学》和《市场营销教学案例》等教材3部,参编教材1部。
【目录】
第一篇总论
第1章绪论
1.1立题背景
1.2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内外实践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循环经济园区的内涵与主要形态
2.1循环经济园区内涵的界定
2.2循环经济园区的主要形态
第3章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3.1循环经济理论
3.2工业生态学理论
3.3农业生态学理论
3.4景观生态学理论
3.5环城游憩带理论
3.6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参考文献
第二篇都市循环农业旅游园区实证研究
第4章引言
4.1立题背景
4.2研究区域概况
4.3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5章蟹岛园区发展历程与产业分布
5.1蟹岛园区项目概况
5.2蟹岛园区的发展脉络
5.3蟹岛园区项目的产业分布
第6章“蟹岛模式”的内涵与主要形式
6.1“蟹岛模式”的内涵
6.2“蟹岛模式”的主要形式
第7章蟹岛园区的系统功能与产业关联分析
7.1蟹岛园区系统功能分析与系统耦合关系
7.2蟹岛园区产业关联分析
第8章蟹岛园区运营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8.1主要运营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8.2蟹岛园区主要项目经济效益结构分析
第9章蟹岛园区物质流与能量流分析
9.1蟹岛园区生态系统物质流分析
9.2蟹岛园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分析
第10章蟹岛园区综合效益评价
10.1经济效益
10.2生态效益
10.3社会效益
第11章蟹岛园区经典模式的设计规范
11.1蟹岛园区设计总则
11.2蟹岛园区企业形象设计规范
11.3蟹岛园区功能布局设计规范
11.4蟹岛园区功能模块设计规范
11.5蟹岛园区控制性规划设计规范
第12章蟹岛园区管理制度设计规范
12.1蟹岛园区管理制度的设计总则
12.2蟹岛园区组织框架设计规范
12.3蟹岛园区管理制度体系设计规范
12.4蟹岛同区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的设计规范
第13章“蟹岛模式”的推广策略
13.1做好蟹岛园区选址与当地化工作
13.2选择“蟹岛模式”对外推广适宜方式
13.3启动“蟹岛模式”对外推广工程
13.4统一规划与建设蟹岛生产基地
参考文献
第三篇天冠生态工业园区实证研究
第14章引言
14.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4.2生物质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概况
14.3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14.4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第15章天冠园区小麦燃料乙醇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15.1研究区域概况
15.2天冠园区小麦燃料乙醇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第16章天冠园区小麦燃料乙醇生态系统经济性评价和物流分析
16.1小麦燃料乙醇生态系统经济性评价
16.2小麦燃料乙醇生态系统物流分析
第17章河南省南阳地区麦田生态系统能流特征及评价
17.1能量流分析概述
17.2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研究进展
17.3研究区域概况
17.4系统边界的确定、研究对象和能流分析方法
17.5麦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及相互关系
17.6麦田生态系统能量计算
17.7南阳地区麦田生态系统能流特征分析及评价
第18章天冠园区小麦燃料乙醇生物质转换与能量平衡(旧工艺)
18.1小麦燃料乙醇生物质转换与能量平衡研究的一般分析模型
18.2能量平衡技术指标的选择
18.3小麦燃料乙醇生态系统的生物质能转换与能量平衡
第19章天冠园区小麦燃料乙醇生物质转换与能量平衡(新工艺)
19.1对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的动因
19.2小麦燃料乙醇生态系统的生物质转换与能量平衡
19.3小麦燃料乙醇生态系统生物质转换能流特征及评价
第20章天冠园区小麦燃料乙醇能量收益研究
20.1燃料乙醇能量收益问题的提出
20.2国外有关燃料乙醇能量收益研究的最新进展
20.3国内有关燃料乙醇能量收益研究及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
20.4净能量值估算
20.5小麦燃料乙醇的能量收益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