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燕留痕 有郭启宏签名
  • 鸿燕留痕 有郭启宏签名
  • 鸿燕留痕 有郭启宏签名
  • 鸿燕留痕 有郭启宏签名
  • 鸿燕留痕 有郭启宏签名
  • 鸿燕留痕 有郭启宏签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鸿燕留痕 有郭启宏签名

30 4.4折 68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启宏 著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09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2351A

上书时间2023-10-08

哥俩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内页下书口少量水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启宏 著
  •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1
  • ISBN 9787104044901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5页
  • 字数 4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当代中国戏剧家丛书
【内容简介】
  人间世处处有学问,学问之道见诸足下行止。李白有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人本过客,恒在逆旅,所谓自由,无非是场屋内外、门户之间的流转。
  作者之习剧,原属偶然。既非梨园世家,也无科班学历,作者从文学走来,而且是从古典文学,从唐诗、宋词、元曲走来。毕业分配,偶然驻足戏剧之门,被无形的巨擘一推,踉跄撞入。作者时常反省,自家本无夙慧,是戏剧不拒曲士,金针度人。作者入得门来,惊其博大,讶其精深,既升堂,且入室,更流连忘返,此门彼户,由戏曲而话剧,由雅词而俗曲,且行且止,东食西宿,唯流与转。
  几十年下来,倒也掠得一二成就,静夜扪心,作者要感谢的正是如兹运动态势:流转。
  流转应是古已有之的人文现象,或自觉或不自觉,或得已或不得已,总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灵性,充满变数,从某种意义上看,流转在人的智力可能达到的广大领域,几乎具备无限的创造力。有元一代,“九儒十丐”,儒居底层,为老九,脸面只能在丐前生辉,关汉卿们满腹才华倾泻在俗曲上,却意外地成就了一代文学——元曲;沈从文49午后不能从事文学创作,“边城”远影碧空尽,故宫的故纸堆却簇拥出古代服饰研究的大师;据说黄万里“划右”后下乡劳改,没有种过地的他居然年年丰收,玉米四五年吃不完,只好喂鸡。现在社会条件变了,学与教的流转固不消说,士君子从商下海、从政做官,累累多矣,媒体誉之日“华丽转身”,如何华丽姑且勿论,转身却是事实。
  作者曾从哲学层面思考,人未必真正了解自己的才能,尤其是潜力。流,仿佛盲动,其实是学力的实践过程;转,看似凑巧,其实是不间断的积累与深造。所谓隔行如隔山,说的是分门别类自有严格的界限;又道是隔行不隔理,那是说客观规律往往大同而小异。若从大处着眼,人生永远处于流转之中,流转教你入得其中,同时教你出得其外。入得其中,你能从门户间的相互碰撞,体悟到相犯相克;出得其外,你又能从门户间的相互依存,感受到互动互补。你应无门户之见,即使有也让流转给淡化了,流转给人以开放式的心态,不故步自封,不抱残守缺,敢于借鉴,敢于“拿来”。比如,作者写话剧,可以吸纳戏曲的写意创作方法,可以效仿其时空的自由转换,可以把舞台假定性推向高峰;反言之,作者写戏曲,也可以采纳话剧的思考维度,在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上,在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化上,狠下功夫。于是,一种不期然而至的新质令人欣然,或许是一种类乎边缘学科的新质……
【作者简介】
  郭启宏,当代剧作家、诗人、小说和散文作家,广东潮州人,1940年生,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师从王季思教授),现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编剧、北京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已发表各类作品逾一千馀种,一千多万字。有34部作品获73项国家或京沪市级奖,是文化部颁发获有话剧、戏曲双大奖的剧作家。王季思称其为“兼有作家天赋和学者功力的才子”,曹禺集杜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以赠。主要作品有话剧《李白》《天之骄子》《知己》《男人的自白》《小镇畸人》和《大讼师》,昆曲《南唐遗事》《司马相如》《西施》《李清照》,京剧《司马迁》《花蕊》,评剧《向阳商店》《评剧皇后》《城邦恩仇》,河北梆子《忒拜城》《北国佳人》等,结集《郭启宏剧作选》、《郭启宏文集·戏剧编》(五卷),长篇小说《白玉霜之死》《潮人》,传记文学《千秋词主李煜传》,散文集《四季风铃》《井花水》《艺坛梦寻》,诗集《天风雅阁吟草》《燕云居诗钞》,文论集《传神》等。
【目录】
代序——我的流转
上编
刍荛一叠
编剧独白
日下退思录
论剧绝句
传神史剧论
历史剧断想
历史剧宣言
史剧四题
“从前”情结
风从历史吹来
刍荛二叠
《李白》编演谈录
寻找空灵
当涂采石之旅
“借彼异迹,吐我奇气”-《天之骄子》创作手记
艺文清华
从“批判”到“自省”一关于《男人的自白)的自白
《知己》答客难
赘语——《小镇畸人》多余的话
《南唐遗事》人物琐谈
《司马相如》未尽墨
架起东西方戏剧之桥一从普希金作品的中国昆曲版谈起
《桃花扇》京昆合演改编本卮言
从《浣纱记》到《西施》
以临川之笔协吴江之律一吴炳《绿牡丹》改编札记
《忒拜城》幽明录
创谓《窦娥冤》
美哉,花蕊!
刍荛三叠
全本《牡丹亭》启示录
绝艺启示录——泉州提线木偶观后
望美人兮天一方——马来西亚全国青年才艺创作赛观后
野蔓一束·十则
《红楼》曲论
声韵随想录
闲说“儿化”
漫话“诗眼”
……

下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页下书口少量水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