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籍文库:技术认识范畴研究
  • 中国书籍文库:技术认识范畴研究
  • 中国书籍文库:技术认识范畴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书籍文库:技术认识范畴研究

5 1.4折 37 九品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永红、赵洪武 著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3-01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1862F

上书时间2023-05-06

哥俩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永红、赵洪武 著
  •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6830584
  • 定价 37.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6页
  • 字数 225千字
  • 丛书 中国书籍文库
【内容简介】
《中国书籍文库:技术认识范畴研究》从古代、近现代再到当代,对技术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历史关照,疏理了马克思主义技术实践观、现象学技术实践观以及实用主义的技术实践观。同时,对J.杜威的“五步思维”模式、C.米切姆的技术认识过程模式,J.Ger0设计的“情境FBS模式”、J.C.皮特的“MT模式”、P.克罗斯的结构-功能认识模式等技术认识模式进行了论述,基本揭示出技术认识的演化发展过程。从认识论角度,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系统性论述。最后,从范式、内容、方法、发展方向等方面纲要性地探究了技术认识论未来发展趋向。
【作者简介】
李永红,女,1975年生,副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两课”教育。赵洪武男,1970年生,讲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干潍坊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哲学、科学哲学与社会,特别关注中国传统科技与文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技术认识基础概念与研究模式
第一节技术认识基础概念
一、技术理论
二、技术解释
三、技术规则
四、技术问题
五、技术预测
六、技术评价
七、技术设计
八、技术发明
九、技术功效
十、技术进化
第二节技术认识模式
一、国内学者提出的技术认识模式研究
二、国外学者提出的技术认识模式研究
三、现代技术认识模式研究
第三节技术认识的本质
一、技术认识的本质
二、“二元论”与“三元论”中的技术

第二章技术知识
第一节技术“知识说”
一、何为技术?
二、技术“知识说”
三、技术知识的二重性
四、技术知识的动态观
第二节技术知识及其特点
一、技术知识特点
二、技术产生与发展过程的认知特点
三、不同于科学知识的技术知识形式
第三节技术知识的分类与整合
一、技术知识的分类
二、技术知识和标准化问题
三、技术知识的整合
第四节技术知识的价值
一、知识的价值
二、技术与价值
三、技术知识的认知价值

第三章技术实践
第一节技术实践的哲学渊源
一、古希腊哲学中的“技术”与“实践”
二、近现代西方思想中的“技术”与“实践”
三、“技术实践”概念的提出
四、技术实践与科学实践的异同
第二节技术的实践本性
一、技术的实践性
二、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
三、技术的理论性
四、技术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第三节技术哲学的实践导向
一、马克思的技术实践论
二、现象学的技术实践观
三、实用主义技术实践观

第四章虚拟认识论
第一节虚拟现实技术
一、发展过程
二、语义分析
三、类别
四、特征
五、虚拟现实技术的认识论意义
第二节虚拟认识
一、虚拟认识的思想渊源
二、虚拟认识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三、虚拟认识的本质与模式
四、虚拟认识论的意义
第三节虚拟实在的本质分析
一、实在
二、虚拟实在的本质分析
第四节虚拟实践
一、虚拟实践
二、虚拟实践与技术实践的关系

第五章技术认识的经验转向
第一节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一、技术认识与经验
二、技术认识何以可能?
三、如何理解经验转向?
四、对经验转向的几点共识
第二节技术认识论的经验转向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