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开本】民国白纸精印【皇朝续文献通考】原装200册四百卷一大套全,开本阔大,纸张洁白细腻如雪,印制精美。南浔四象之首刘镛次子刘锦藻著。他穷20年之功力,著成本书。记事起於乾隆五十一年﹐迄於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共四百卷。网罗考订清一代文献,博征群籍,一朝典章制度,灿然大备。政治制度、商业民生、军事兵戈、外交、科举、音乐、宗庙祭祀、古籍、舆地等。本书列为《十通》之一,是研究清代一切事物的珍贵资料
¥
28200
八品
仅1件
作者不详
出版人不详
年代民国 (1912-1948)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其他
装帧线装
尺寸26 × 15 × 90 cm
册数200册
上书时间2024-12-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超大开本】民国白纸精印【皇朝续文献通考】原装200册四百卷一大套全,开本阔大,纸张洁白细腻如雪,印制精美。南浔四象之首刘镛次子刘锦藻著。他穷20年之功力,著成本书。记事起於乾隆五十一年﹐迄於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共四百卷。网罗考订清一代文献,博征群籍,一朝典章制度,灿然大备。政治制度、商业民生、军事兵戈、外交、科举、音乐、宗庙祭祀、古籍、舆地等。本书列为《十通》之一,是研究清代一切事物的珍贵资料。
煌煌200册大部头,附勘误本一册。超大开本,四百卷一大套全,开本阔大,纸张洁白细腻如雪,印制精美。没有虫蛀,没有修补,书品保存极美。全套完整无缺。一页不少。珍贵罕见。
《皇朝续文献通考》记事起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迄於宣统三年(1911),共四百卷。其门类除二十六门仍《皇朝文献通考》之旧外﹐又增外交﹑邮传(原称邮递)﹑实业﹑宪政四门。共三十门。增加榷门增厘金﹑洋药﹔国用门增银行﹑海运﹑赀选﹔学校门增书院﹑图书﹑学堂﹔兵门增水师﹑海军﹑陆军﹑船政等。
刘锦藻(1862年—1934年)清朝文献学家,原名安江,字澄如,浙江吴兴南浔镇人。南浔首富刘镛次子。光绪元年秀才,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人,光绪二十年与南通张謇同榜进士及第,并一起参加殿试,张謇中了状元,俩人成为挚友。刘澄如先生一生涉及经商、从政与文献研究,特别是在实业方面子承父业,并使家族产业进一步扩大,蜚声江南。著有《清朝续文献通考》400卷,为《十通》之一,在中国文献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刘锦藻经商之余,性喜藏书,他曾任职于内阁,颇得内阁大库藏书之便,通籍后开始网罗典籍,其藏书处曰“坚匏庵”,不乏善本。出游则携书相随,晚年在青岛有“静寄庐”,收藏古籍已具规模。他最大贡献则是在学术方面,进入中年以后,淡泊于做官,沉溺于清朝史料的整理和旅游。他独自穷20多年之功力,于1901年编成了一部多达400卷的《清朝续文献通考》,上接《清文献通考》,下至清末民初,网罗考订清一代文献,博征群籍,一朝典章制度,灿然大备。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刘锦藻进呈该书,赏内阁侍读学士衔。“嘉业堂”藏书,始于刘锦藻,其子刘承干,继承父业,成为藏书大家。
刘镛(1826年-1899年),名介康,字冠军、贯经。因排行第三,人称“刘三东家”。浙江湖州府南浔人,祖籍浙江绍兴上虞。实业家、慈善家。南浔 “四象”之首。
刘镛当过绵绸庄的学徒,邱启昌丝经行的伙计,与邢庚星合资创办正茂和恒顺丝经行。后来,生意从独自经营蚕丝,扩展经营淮盐、轮埠码头、房地产、垦牧业。在扬州设立盐业总公司,在上海、杭州、青岛、汉口、常熟等地经营房地产,在南通创建通州垦牧公司。
刘镛居南浔“四象”之首,据信资产达白银2000万两之多。光绪皇帝曾钦赐 “乐善好施”牌匾表彰其善行。因为刘家资产最为庞大,在“四象”中被称为“刘家的银子”。清末状元资本家张謇曾感慨地说:清咸同以来东南以富著称,“而能以风义自树立于当时者”,在浙江只有三人,即杭州的胡光墉(胡雪岩)、宁波的叶澄衷和南浔的刘镛。“在南浔,一天下之雄镇,已莫不闻刘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