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文物商店旧藏】清代大雷岸精刻本【古今钱略】原装16巨厚册三十二卷全套,精美白纸,洁白细腻。超大开本31厘米长。摹刻中外钱币版画4000余种,图文精美,摹刻精细,收录:清钱、刀布、圆钱、钱牌、厌胜钱、奇品、起义军钱、三藩钱、洋钱等。论述历代货币理论得失,收录历代钱谱和藏泉家。详实宽博超越了《古泉汇》“洋钱”一卷,为第一次收录外国钱币的古籍,本书于今天货币金融研究亦大有裨益,为存世最早的的版本
¥
32800
八品
仅1件
作者不详
出版人不详
年代清代 (1645-1911)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31 × 18 × 16 cm
册数16册
上书时间2025-02-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南京市文物商店旧藏】清代大雷岸精刻本【古今钱略】原装16巨厚册三十二卷全套,精美白纸,洁白细腻。超大开本31厘米长。摹刻中外钱币版画4000余种,图文精美,摹刻精细,收录:清钱、刀布、圆钱、钱牌、厌胜钱、奇品、起义军钱、三藩钱、洋钱等。论述历代货币理论得失,收录历代钱谱和藏泉家。详实宽博超越了《古泉汇》。 “洋钱”一卷为第一次收录外国钱币的古籍,本书于今天货币金融研究亦大有裨益,为存世最早的的版本
原装全套,完整无缺,钤南京文物商店藏书章,应为当时解放初期南京文物商店的老师傅学习古钱币的收藏鉴赏知识使用的古籍,精美白纸,洁白细腻。超大开本31厘米长。摹刻中外钱币版画4000余种,图文精美,摹刻精细。没有衬纸,没有修补。为最早的版本,是三十二卷本,三十二卷厚为后序和后跋俱全。全套完整无缺,存世罕见。
倪模,安徽望江人,为乾、嘉时期著名钱币学家和藏书家家。一部钱币学巨著《古今钱略》享誉泉坛。极嗜藏书、金石、古钱,尤以藏书为富。家有书楼经锄堂,积书10余万卷,为安徽藏书之首。
《古今钱略》是由清朝藏书家倪模编撰,分为钱书和文字两部分,共三十二卷。主要收录了历史上的钱币介绍和唐到清朝的货币理论。
倪模,(1750~1825)清藏书家。字迂存,号韭瓶,又号预抡,安徽望江人,为乾、嘉时期著名钱币学家和图书校勘家。世居大雷岸(今望江县雷池乡),以耕读为业。自幼酷爱读书,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入县学,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任凤阳府教授10余年。极嗜藏书、金石、古钱,尤以藏书为富。年幼时,立志于藏书。31岁入京都,见宋元善本,不惜重价购藏。又到琉璃厂书肆,与诸藏书家互换秘本仇校,所积书先后至10余万卷,为安徽当时藏书之首。家有书楼“劲锄堂”,作有《劲锄堂各架藏书序》。嘉庆五年(1800年)于读书草堂后,起小阁七间,名“江上云林阁”。图书、金石充栋。编有《江上云林阁书目》,自称藏书在《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十得七八,在存目者亦得其半。该目于道光乙酉(1825年)成书。著有《钱谱》、《古今泉略》等。著书耕读,直至终老,享年75岁。
性嗜典籍,青少年时就酷爱读书藏书,中年时攻金石学,与当时著名学者钱大昕、戴震等人交往甚密。又因接触名泉家江秋史(德量)、宋芝山(葆淳)、翁宜泉(树培)等,引起对古钱的极大兴趣,遂锐意蓄钱,且详征博考,几十年如一日,终成清代名泉家之一,与江、翁、宋、初(尚龄)齐名。
倪教授一生教学,桃李满园。其著作除《双声古训》、《导淮由天长合肥注江辩》、《倪氏族约》等外,最主要的就是留下了一部享誉泉坛的钱币学巨著——《古今钱略》。该书为通史体,凡三十四卷,分钱图和文字两大部分。
卷一至卷二十六为钱图部分,摹刻中外钱图4000余品,主要有清钱、古刀布、历朝圆钱、钱牌、厌胜钱、奇品、杂品、农民起义军钱及三藩钱,还单列了一卷外国币——“洋钱”;卷二十七至卷三十二为文字部分,主要收录和论述自唐至明的历代货币理论及其利弊得失,并收录介绍了历代谱录和主要藏泉家。
该书图文并茂,刻工精细,装订考究,书中钱币多加考据,议论精当。引据详博超越了《古泉汇》。尤其是有“洋钱”一卷的成书开辟了收录外国钱币之先河。特别是在文字部分中有“楮币源流”和“历朝钱制”两卷,收录历代货币理论文章,这是倪谱的主要特色和最大贡献,对于今的货币金融史研究亦大有裨益。
丁福保先生评价该书说:“是书自古代货币泉刀之制及历代圆泉,以及有清一代钱制,纤悉具备。教授又博考群书,凡历代钱监并采铜之处及鼓铸之法,每岁出钱之数,以及宋元明清纸币通塞之大凡,无不一一甄录于此书,而于钱币之本末,可称赅备无遗矣。使调国用掌三官者就而考焉,可以知古今沿革得失因时之宜,定中制,权轻重,为补救,则其有裨于国计民生者大矣。”
二、倪模的治学精神 倪模学风高洁,治学谨严,勤学苦钻,乐此不倦,且善于将钱币实物和文献资料作比较研究,终成乾、嘉时期著名的图书校勘家和钱币学家。
(二)博览群书,详征博考。先生一生最爱读书,知识面极广。他不仅喜读,而且喜校、喜藏。他读书的范围极广,“贯穿古今穷源流,山经海志皆搜求。”他又喜购书,“每见异书,必倾赀购之,以至质衣以偿”。
(三)献身泉学,贫贱不移。先生志趣高洁,又善扶贫助弱。晚年先生已钱财殆尽,但献身泉学矢志不移,他倾其家当,又购置了大量的钱币实物和资料,呕心沥血,笔耕手拓,常常废寝忘食,终于勒成《古今钱略》34卷。
先生案前书一座右铭:“交耐久朋,无欺心语,作有益事,读未见书。”这正是他一生为人的真实写照。
倪教授逝世已近170周年了,但他的《古今钱略》和他那种清风高洁的志趣、勤奋严谨的学风、执著追求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成为激励我等后学者不断进取的楷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