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经】民国东方学会精印【鸣沙石室佚书】原装1巨厚册一套全,大开本32厘米,厚度近3厘米,上等白纸精印。我国清末文化界殿堂级大师罗振玉著,拯救敦煌遗书的首要功臣。收录西洋强盗偷盗的敦煌鸣沙山石室里最精华的国宝古籍,多为唐人手写。尚书、春秋谷梁经传、郑玄注论语、春秋后国语、水部式、沙洲图经、西州图经、太公家教、阴阳书、星占、张延绶别传等十余种原件整理影印,是研究敦煌学的唯一一手古籍,极为珍贵
¥
3230
八品
仅1件
作者不详
出版人不详
年代不详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其他
装帧线装
尺寸32 × 22 × 2.5 cm
册数1册
上书时间2022-11-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敦煌写经】民国东方学会精印【鸣沙石室佚书】原装1巨厚册一套全,大开本32厘米,厚度近3厘米,上等白纸精印。我国清末文化界殿堂级大师罗振玉著,拯救敦煌遗书的首要功臣。收录西洋强盗偷盗的敦煌鸣沙山石室里最精华的国宝古籍,多为唐人手写。尚书、春秋谷梁经传、郑玄注论语、春秋后国语、水部式、沙洲图经、西州图经、太公家教、阴阳书、星占、张延绶别传等十余种原件整理影印,是研究敦煌学的唯一一手古籍,极为珍贵
、
殿堂级大师罗振玉著】原装1巨厚册一套全,超大开本,32*22厘米,厚度近3厘米,上等白纸精印,纸白如雪,没有虫蛀,没有修补,没有衬纸,品相完好
罗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初名宝钰(振钰 ),字式如、叔蕴、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祖籍浙江省上虞县永丰乡,出生于江苏淮安。中国近代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农学家、教育家。“甲骨四堂”之一。
罗振玉对中国的科学、文化、学术颇有贡献,他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书法善篆、隶、楷、行,是创以甲骨文入书者之一。所作小行楷题跋精严工稳。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他以学术的眼光发现挖掘中国传统文献,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刊布流传,其功大焉。罗振玉一生著作达189种,校刊书籍642种。编著有《殷墟书契》《敦煌石室遗书》《鸣沙石室佚书》《敦煌古写本周易王注校勘记》《鸣沙石室古籍丛残》等。
“甲骨四堂”指的是甲骨文研究领域中四位著名的学者,无巧不成书,他们的字号中都带有“堂”字,分别是“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鼎堂”郭沫若、“彦堂”董作宾。甲骨四堂问道有先后,治学方向也各有不同,但是对甲骨文的研究来说,四人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后世学者将四人的成就概括为:“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鸣沙石室佚书》近代罗振玉辑。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敦煌艺术宝库被无意打开后,帝国主义分子伯希和、斯坦因用欺骗手法盗走其中数量最多、最精华的部分。罗振玉曾为伯希和整理过敦煌遗物,与伯希和、斯坦因有私人交往,便利用这一关系将所得的胶卷或原件整理影印,其中包括《鸣沙石室佚书》。此部丛书所收的都是敦煌鸣沙山石室里发现的唐人手写古籍,如三国魏糜信撰《春秋谷梁传解释》,汉郑玄撰《论语郑氏注》残一卷,晋孔衍撰《春秋后国语》残四卷;唐韦澳撰《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残一卷;以及《春秋后语卷背记》一卷,《水部式》残一卷,《沙洲图经》残一卷,《太公家教》残一卷,《阴阳书》残一卷,《唐人选唐诗》残一卷,《星占》残一卷,《张延绶别传》残一卷,《张义潮传》一卷,《西州图经》残一卷,北齐祖珽等撰《修文殿御览》残一卷,唐杜嗣先撰《兔园策府》残一卷,《隶古定尚书》残三卷,罗振玉对每部书写了校记题跋,附在书后,又收入《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及《观堂集林》。对保存、传布古籍,特别是敦煌古籍,具有重要的价值。
有民国罗氏影印本,又有广仓学宭石印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