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教学与培养实践十周年:理念、过程及成效
  •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教学与培养实践十周年:理念、过程及成效
  •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教学与培养实践十周年:理念、过程及成效
  •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教学与培养实践十周年:理念、过程及成效
  •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教学与培养实践十周年:理念、过程及成效
  •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教学与培养实践十周年:理念、过程及成效
  •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教学与培养实践十周年:理念、过程及成效
  •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教学与培养实践十周年:理念、过程及成效
  •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教学与培养实践十周年:理念、过程及成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教学与培养实践十周年:理念、过程及成效

15 2.6折 5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沛、郑泉水 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7-1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沛、郑泉水 编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2534785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22页
  • 字数 99999千字
【内容简介】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简称“钱学森班”)隶属于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及“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是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中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试验班之一。《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教学与培养实践十周年:理念、过程及成效》写在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建班十周年之际,旨在于对其过去的培养经验进行总结,以更好地指导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规划。该书通过对钱学森班的教师们进行深度访谈,建构了钱学森班的人才素质模型,对钱学森班以往的十届学生进行问卷调研,了解了其在钱学森班的学习生活以及当前的发展现状,并系统探讨了未来十年钱学森班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的教育理念和努力方向。希望该书能对国内其他大学正在进行的类似实践项目有所启发。
【作者简介】


"作者:孙沛。在nature neurocience,neuron,cerebral cortex等国际很好期刊上发表学术多篇。1996年获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1996至1998年在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担任博士后,1998至2002年在学院心理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2至2013年在本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学者。2013年至今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担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目录】
第1章 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1.1 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
1.1.1 世界各国教育理念的发展
1.1.2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
1.1.3 清华大学的教育理念
1.1.4 清华大学钱学森班的教育理念
1.2 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教育实践
1.2.1 国外一流大学的教育实践
1.2.2 国内大学的教育实践
1.2.3 基础教育领域关于资优生的教育实践
1.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清华大学钱学森班人才素质模型的质性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清华大学钱学森班人才素质模型
2.3.2 清华大学钱学森班人才素质模型含义及示例
2.4 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钱班老师版)
附录2 CDIO工程教育模式

第3章 钱学森班招生与培养过程十年探索
3.1 招生·识别“钱里马”:多维测评=优中选宜≠优中选优
3.1.1 反思传统招生,追问何为“优秀
3.1.2 多途径招生,多维度测评
3.1.3 扩大涵盖范围,自由进出,双向选择
3.2 培养·搭建”钱才梯“:CRC体系——通过研究学习,找到热情所在
3.2.1 核心理念:帮助每位学生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东西
3.2.2 实现途径:CRC-以通过研究学习为牵引
3.3 回望·摸索”钱途“路:长风破浪开新路,三箭齐发育五维
3.4 展望·筑造”钱花房“:不断追求卓越、持续激励他人
参考文献

第4章 清华大学钱学森班人才培养成效的实证研究
4.1 引言
4.2 调查研究
4.2.1 研究对象
4.2.2 调研工具与描述性统计结果
4.2.3 回归、相关结果分析
4.2.4 讨论与总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创造力的概念、理论和影响因素综述
5.1 创造力的概念
5.1.1 个体
5.1.2 环境
5.1.3 过程
5.1.4 成果
5.1.5 本文对于创造力的定义
5.2 创造力理论和个体心理特征识别
5.2.1 创造力成分理论
5.2.2 创造力投资理论
5.2.3 创造力互动理论
5.2.4 创造力协同理论
5.2.5 创造力个体行为一社会领域理沦
5.2.6 创造力系统理论
5.2.7 创造力进化理论
5.3 个体心理特征与创造力的关系
5.3.1 智力
5.3.2 知识
5.3.3 认知
5.3.4 人格
5.3.5 动机
5.3.6 情绪
5.3.7 个体心理特征的元分析总结
5.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