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图书 物联网通信技术及实例 9787122434685 化学工业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图书 物联网通信技术及实例 9787122434685 化学工业出版社

正版图书 没有图片的请核对书号下单 以书名为准~ 出版时间系统采集的 请注意!

94.6 7.4折 128 全新

库存3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未知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34685

出版时间202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28元

货号wht- 9787122434685

上书时间2024-05-18

静语飞扬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库存书 未翻阅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物联网通信技术及实例
定价:128元
作者:未知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3-01
ISBN:9787122434685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已逐渐融入生活中。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很多物联网项目的实现以及产品的功能都需要通信技术的创新。本书围绕物联网通信技术展开,从高层通信系统和底层通信系统这两个层次较为全面地论述物联网通信技术,本书具有以下两大特色。 (1)结构完整,层次鲜明,内容全面:从高层通信系统和底层通信系统两个层次系统全面地介绍物联网通信技术,涵盖数据通信、IP通信、网络通信、短距离无线通信、低功耗广域无线通信、NB-IoT、M2M及物联网通信协议等关键技术。 (2)理论深入,案例丰富,实用性强。各章在介绍关键技术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使读者在深入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关键技术的应用,突出实用性。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围绕物联网高层和底层通信系统所涉及的技术展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物联网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六大发展趋势,数据通信的基础理论和IP通信技术,正交频分复用、非正交多址和多天线技术,典型的LPWA 技术和新出现的6TiSCH 技术,窄带物联网技术及实例,机器对机器通信技术,5G在车联网与工业4.0 中的应用,物联网常用的通信协议等。本书为从事物联网通信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专业人士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参考,也可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材。
目录
章 概述 0011.1 物联网的定义、目标、特征、服务、架构和元素 0011.1.1 物联网定义及其目标 0011.1.2 物联网的主要特征与服务 0021.1.3 物联网架构、元素 0031.2 物联网通信系统的构成 0051.2.1 各构成要素概述 0051.2.2 对通信及安全的要求 0061.3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0071.3.1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通信技术应用现状 0071.3.2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009本章小结 011参考文献012第2章 数据通信与IP 通信技术 0142.1 数字传输基础 0142.1.1 非周期函数的谱分析 0152.1.2 统计法0182.2 无线传输路径 0222.2.1 天线 0222.2.2 自由空间传播 0252.2.3 衰落 0262.2.4 信号强度与频率影响 0282.2.5 NLOS 路径分析参数 0292.3 基带数据传输 0322.3.1 升余弦滤波 0332.3.2 积分和判决滤波 0362.4 线性调制 036 2.4.1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制 0372.4.2 二进制相移键控 0382.4.3 正交幅度调制 0402.4.4 正交相移键控0412.4.5 高阶22n -QAM 0442.4.6 峰均功率比 0462.5 TCP/IP 0472.5.1 TCP/IP 模型及各层功能 0472.5.2 IP 及辅助协议 0482.5.3 TCP 和UDP 0542.5.4 IPv6 简介 058本章小结 061参考文献 062第3章 多载波多址技术与多天线技术 0633.1 正交频分复用 0633.1.1 OFDM 的特性及其正交性 0643.1.2 OFDM 基本原理 0663.1.3 峰均功率比 0723.1.4 频率与定时同步 0733.1.5 相位噪声对性能的影响 0743.1.6 发射器窗口化和滤波 0743.1.7 正交频分多址 0753.1.8 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 0773.1.9 其他多OFDM 形式0813.2 非正交多址 0843.3 多天线技术 0883.3.1 空间分集多天线技术 0883.3.2 空间复用的MIMO 技术091本章小结 104参考文献 105第4章 低功耗广域无线通信技术 1074.1 LPWA 概要 1074.1.1 LPWA 设计目标108 4.1.2 LPWA 典型技术 1104.1.3 不同LPWA 技术的比较 1134.1.4 应用 1154.1.5 需要解决的挑战 1164.2 LoRa 技术及其应用实例 1174.2.1 LoRaWAN 网络架构、典型芯片与传输模式 1174.2.2 LoRaWAN 1214.2.3 LoRa 应用实例 1244.3 Sigfox 技术及其应用实例1274.3.1 Sigfox 技术 1274.3.2 Sigfox 应用实例 1284.4 IETF 6TiSCH 1294.4.1 IETF 6TiSCH 概要 1294.4.2 IEEE 802.15.4 TSCH 1304.4.3 6TiSCH 管理平面 1364.4.4 6TiSCH 安全加入过程 1414.4.5 6LoWPAN 与6TiSCH 的集成 1434.4.6 6TiSCH 中的路由:RPL 1484.4.7 实现 150本章小结152参考文献 153第5章 窄带物联网 1595.1 NB-IoT 的目标与产业发展 1595.1.1 NB-IoT 的目标 1595.1.2 NB-IoT 的产业化发展 1605.2 NB-IoT 架构及其Layer-1 和Layer-2 架构1625.2.1 NB-IoT 架构 1625.2.2 Layer-1 和Layer-2 架构 1655.3 NB-IoT 的演进 1705.3.1 Release 13 1715.3.2 Release 14 1745.3.3 Release 15 1755.3.4 Release 16 1785.4 NB-IoT 与其他技术 1795.4.1 M2M 与D2D 通信 179 5.4.2 非正交多址1795.4.3 社交NB-IoT1805.4.4 5G NR 中的NB-IoT 1815.5 NB-IoT 应用实例 1825.5.1 总体方案1825.5.2 NB 终端设备的硬件系统1845.5.3 驱动软件 1915.5.4 AT 指令与NB 模组1995.5.5 物联网云平台201本章小结 207参考文献 208第6章 机器对机器通信(M2M) 2136.1 M2M 系统模型、应用特点及其所支持的属性 2136.1.1 M2M 系统模型2136.1.2 M2M 应用特点及其所支持的属性2156.1.3 M2M 数据流量类型2156.2 M2M 标准 2186.2.1 标准制定组织2186.2.2 技术驱动联盟 2206.2.3 应用驱动的联盟2216.3 M2M 应用开发 2216.3.1 框架功能及其要解决的问题 2226.3.2 开源框架 2226.3.3 云平台 2246.3.4 中间件框架 2266.4 M2M 应用实例 2276.4.1 M2M 网络架构 2276.4.2 邻域网中智能电表节点分簇策略 2286.4.3 广域网差异化随机接入的无线资源管理机制 230本章小结 232参考文献 233第7章 5G 与物联网 2367.1 5G 与物联网 236 7.1.1 5G 物联网架构 2367.1.2 无线网络功能虚拟化 2377.2 5G 用例及服务需求 2387.2.1 从eMBB 到IoT(mMTC 与URLLC) 2387.2.2 多样化服务与多样化需求 2397.2.3 5G 关键能力与技术性能要求 2417.3 基于服务的5GS 架构、帧结构及其物理信道与参考信号 2437.3.1 基于服务的5G 系统架构 2447.3.2 5G NR 的载波 2537.3.3 物理信道 2557.3.4 物理层参考信号 2577.4 NR V2X 侧链 2597.4.1 V2X 所涉及的消息 2597.4.2 3GPP 的V2X 2627.4.3 LTE-V 2647.4.4 5G NR 2707.5 5G 工业物联网 2827.5.1 5G-ACIA 2827.5.2 IIoT 频谱 2837.5.3 IIoT 增强功能 283本章小结 289参考文献 290第8章 物联网常用的通信协议 2938.1 常用协议简介 2938.1.1 应用协议 2938.1.2 服务发现协议与基础设施协议 2958.2 一些常用的协议 2968.2.1 应用协议 2968.2.2 服务发现协议 3018.2.3 基础设施协议 3028.2.4 其他 304本章小结 305参考文献 306
作者介绍
曾宪武,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中国物联网人才培养众创联盟副理事长,青岛市软件学会理事,系主任,教授。教育背景:(1)1987年7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系;(2)1993年7月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铁路运输自动化方向,获工学硕士学位;(3)2008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方向,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与代表性科研成果:(1)1987.07~1990.09,甘肃省邮电管理局,任载波通信助理工程师;(2)1993.07~1996.04,兰州交通大学,电信系,通信工程专业,任讲师;(3)1996.04~2002.12,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任通信事业部、配电自动化事业部主任工程师,主持了枣庄配电自动化、上海闵行及人民广场配电自动化等项目,规划设计了岳阳、东营等配电自动化系统;(4)2003.01~至今,青岛科技大学任教,从事通信工程与物联网工程教学、智能电网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时滞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60574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具有时间滞后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60674020)”,及山东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滞后广义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建模”(资助号:Z2006G11)。承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海量时空数据语义挖掘及分布密度估计的城市区域社会功能研究(61402246)”。先后发布科研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篇,主持横向课题3项、主讲的《电磁场理论》被评为2010校级课程,2011年度被山东经信委、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办学先进个人。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库存书 未翻阅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