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大传统的文学人类学视野
  • 文化大传统的文学人类学视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化大传统的文学人类学视野

45 3.8折 118 九五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永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0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0-18

上书时间2024-12-24

小蚂蚁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永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9536607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6页
【内容简介】


本书为“神话学文库”的一种,此次以精装版出版。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界大规模的跨学科研究成果集成,文库既包括对神话学国际前沿成果的集中译介,也包括改革开放大潮所催生出的文学人类学派的多部标志成果。本书从文学人类学的大传统视角研究具体问题的成果。上编探讨文学人类学的文学观、文学人类学的“n级编码”与“n重证据”的关系等;中编围绕献祭传统、文明交往中的“屠龙”等个案展开;下编围绕玉器的编码、仙洞原型等个案展开,论述文学人类学与大传统,包括民间神话、祭祀、禳灾等传统的关系。本书立足传统的复杂关系,从大众熟知的现象入手,解释人类历史绵延中出现的各种神话、图腾、民间信仰等现象,为读者呈现了大传统的内在结构和作者文学研究的本土化探索。文中案例生动有趣、语言实,是一本难得的学术普及著作。

【作者简介】


李永古典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俗文学研究,旁涉神话学、图像学、古代思想史等。著有包公文学及其传播禳灾与记忆:宝卷的社会功能研究丝绸之路与文明交往等,在光明报会科学报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60余篇。主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重大项目子课题、社科一般项目、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陕西省社科项目等多项。

精彩内容:

文学何为?——大传统对文学价值的重估有一种曾经的传统,在结构上更宏大,在意义上更深远在时间上更悠久,它源于原始时代,贯穿于头传统时代,流淌于经史子集之中这样一种传统是所有的根脉我们谓之“大传统”。在2012年文学人类学第六届年会上台湾中兴大学教授陈器文对大传统的界定有以下五点:①长时间的延递;②社会群体的认同;③对个体具有内化作用与制约力;④潜意识的优势合法;⑤具有人文意义与价值感。大传统在历史的延递过程中其下游会发生沦替与置换但其本质不会改变。叶舒宪针对中国源远流长和多层叠加、融合变化的复杂情况,认为由汉字编码的传统叫作小传统将前文字时代的(没有进入文字记录的)传统视为大传统。这样,从文明史的角度判断中国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有一个容易辨识的基本分界那是汉字书写系统的有无。②本文旨在探讨大传统观对当前文学观念的变革作用。
【目录】


上编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文学何为?一大传统对文学价值的重估

探案式逆推与“n级编码”“n重证据”、多重解码

四重证据的升级改造与国学建设的当代价值

文学人类学视野下的、流言与叙述大传统

中编文学人类学与大传统

献祭传统与“替罪羊”理论

早期文明交往、分岔中的“屠龙”传统

民族民间屠龙文本与禳灾隐喻

迷狂与书写:对“天书”母题的再反思

“大闹”与“伏魔”:《张四姐大闹东京宝卷》的禳灾结构

神话观念到民间信仰:明清宝卷所见西王母信仰本源

祭祀仪式剧与包公形象的演变

陕西“血社火”的历史新探

下编文学人类学与物叙述

论纪念碑玉器的编码

一个禳灾祭祀的神话文本:臊子面传统论

曹唐游仙诗中的仙洞原型一兼及历史演进中的乌托邦定势

头与书写之间:文学传播史的一次大变局

——以元代包公故事传播为中心的察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