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魏职官制度考
  • 北魏职官制度考
  • 北魏职官制度考
  • 北魏职官制度考
  • 北魏职官制度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魏职官制度考

180 八五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俞鹿年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0-31

上书时间2023-12-18

小蚂蚁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俞鹿年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05353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7页
  • 字数 52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内容简介】
《北魏职官制度考》是在众多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史籍、政书、碑文与墓志中钩稽北魏的官名,在考述中,除每一职官都引述其出处并溯及其来源外,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如北魏前期京畿实行分部制问题、八部大夫与八部帅是否一回事的问题、道武明元时期尚书省的解散问题,以及如何理解罢尚书诸曹与诸外署设曹问题,均予以考释辨明。
北魏的官制,由于孝文帝时期制定的两个《职员令》都已亡失,到北齐的魏收撰《魏书》时已不甚明了。故《魏书》官氏志不载官府部门、官吏职司,仅记若干零星材料和孝文帝时期制定的两个《职员令》中的官品令。
【作者简介】
俞鹿年,生于1935年10月,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南京大学。1981年应聘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法制史研究。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教授。从1992年10N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监狱学会监狱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中国法律史学会名誉理事。

长期从事中国职宫制度史研究。代表作有《中国官制大辞典》、《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代表性的论文有《中国职官的起源与国家的形成》、《中国奴隶社会官制研究》、《从决策与行政两个系统的变迁看北魏国家机关的汉化过程》、《唐代的吏胥制度》、《中国近代职官制度》等。
【目录】
前言
一拓跋族早期国家的形成及其设官制度
(一)拓跋族由部落到国家的发展
(二)拓跋族早期国家的设官制度

二北魏前期的中央职官
(一)大人官
(二)三都大官
(三)内侍官
(四)诸公官与诸大夫
(五)尚书省
(六)门下省
(七)中书省
(八)秘书省
(九)散骑省(集书省)
(十)御史台
(十一)都水台
(十二)谒者台
(十三)诸卿
(十四)学官与僧官
(十五)武官
(十六)东宫官

三北魏前期的地方职官
(一)司州建制及其职官
(二)北魏初期的地方行台
(三)都督
(四)州的建制及其职官
(五)郡的建制及其职官
(六)县的建制及其职官
(七)军镇的建制及其职官
(八)诸部护军
(九)领民酋长
(十)边疆诸将校
(十一)地方特遣使

四太和中两个《职员令》的制定及其比较
(一)两个《职员令》的制定
(二)前后两个《职员令》的比较

五北魏后期的中央职官
(一)诸公官
(二)文武散官
(三)尚书省
(四)门下省
(五)中书省
(六)秘书省
(七)中侍中省
(八)集书省
(九)御史台
(十)都水台
(十一)谒者台
(十二)诸卿
(十三)学官与僧官
(十四)武官
(十五)东宫官

六北魏后期的地方职官
(一)司州建制及其职官
(二)北魏末年的地方行台
(三)都督与都督区
(四)州的建制及其职官
(五)郡的建制及其职官
(六)县的建制及其职官
(七)军镇的建制及其职官
(八)领民酋长
(九)边疆诸将校
(十)地方特遣使

七封爵、内外命妇与其他官
(一)封爵
(二)内外命妇
(三)其他官

八入仕途径与职官管理制度
(一)入仕途径
(二)铨选
(三)任用
(四)俸禄
(五)考核
(六)监察
(七)升赏
(八)降罚
(九)休致
(十)赙赠
附录北魏职官简表
(一)拓跋族早期国家所设置的官职
(二)北魏前期的中央职官
(三)北魏前期的地方职官
(四)北魏后期的中央职官
(五)北魏后期的地方职官
(六)封爵、内外命妇与其他官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