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察关键词 人民检察制度研究 9787301340356 王海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检察关键词 人民检察制度研究 9787301340356 王海军

【出版社仓库直发,支持退货(不包邮费!)】

32.2 6.6折 49 全新

库存1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海军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40356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1202973954

上书时间2024-01-1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海军
法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法律史与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出版《罗斯法典研究》《近代俄国司法改革史》《苏维埃政权下的俄罗斯司法》等5部专著,在《Eurasia: statum et legem》《Очерки новейшей камералистики》《学术交流》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罗斯联邦转型期司法权运行机制研究”。

目录
第一章“人民检察”概念的生成与演进

第一节人民检察制度形成前的“检察”概念

第二节“人民检察”概念的出现及内涵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概念的出现

第四节“人民检察”概念的新时代发展

第二章中国“检察权”的概念内涵

第一节中国立法中“检察权”的概念结构

第二节近代中国“检察权”概念的建构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检察权”概念的社会主义内涵

第四节改革开放后“检察权”概念的发展与定型

第五节检察权在现代中国的功能

第三章“法律监督”概念的中国流变

第一节苏联“检察监督”概念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第二节从“检察监督”到“法律监督”的概念转变

第三节“法律监督”概念的中国化

第四节“法律监督”概念的中国自主发展

第四章“法律监督机关”的概念内涵及演变

第一节“法律监督机关”概念的生成

第二节“法律监督机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阐释

第三节“法律监督机关”概念的初始立法内涵

第四节“法律监督机关”法定化后其内涵的演进逻辑

第五节“法律监督机关”法定化内涵演进的内在机理

第五章跨语际的“一般监督”概念

第一节苏联一般监督制度的运行

第二节“一般监督”概念的中国演变

第三节“一般监督”概念在现代中国的意涵

代结语人民检察制度的自主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检察制度是一种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诉讼和维护法律实施的司法制度,是人类法律文明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公共法治产品。人民检察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借鉴苏联检察制度上自主组织、自主选择和自主规范的过程,自主性发展是人民检察制度建立、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是人民检察制度发展的关建和根本,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演变的重要路径和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成就和重要范畴。在人民检察制度自主性发展过程中,“人民检察”“检察权”“法律监督”“法律监督机关”“一般监督”概念是其发展的缩影,也是制度层面内容在历史文化层面的展现。本书回顾了人民检察史的发展历程及其创造并发展出诸多制度,以检察相关概念作为支撑和表达,解析了这些概念在人民检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内涵演变;通过一种概念史的方式对人民检察制度进行研究,对其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内涵的演变进行剖析,从另一种视角对人民检察制度进行阐释,凸显了制度发展轨迹。司法体制改革一直处在动态衍进之中,人民检察制度正是在“不变”与“变”的法治建设中逐渐铺设出自主性发展道路。关键检察概念内涵也是在“不变”与“变”之中演进的,“不变”的是概念内涵的核心要素,是基于概念表现出的制度功能和制度价值,无论制度如何发展,都是始终无法动摇的内容。本书在解析“不变”的同时,提出人民检察制度中的关键概念也要“变”,要用创新、竞争契合社会发展,以适应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变迁。

主编推荐
本书是运用概念史方法对人民检察制度进行的研究,角度新颖,是对人民检察制度另一种视角的解释。对认识人民检察理论的演变,透视制度价值观念意义重大,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人民检察制度中知识和概念的思考,深刻洞悉与把握人民检察制度发展的内外动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