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沧浪之水(图典藏版) (阎真 著 湖南文艺)
  •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沧浪之水(图典藏版) (阎真 著 湖南文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沧浪之水(图典藏版) (阎真 著 湖南文艺)

9787540498443

50.51 全新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阎真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98443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货号733014063170

上书时间2024-06-28

梦在书香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彩色《图解八宅明镜》明/顾吾子著陈明白话评注地理风水学详解阴阳宅大全图解入门坟地寻龙点穴堪舆理气峦头罗盘旺宅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彩色《图解八宅明镜》明/顾吾子著陈明白话评注地理风水学详解阴阳宅大全图解入门坟地寻龙点穴堪舆理气峦头罗盘旺宅 ¥55.68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多用易学万年历 老黄历原版原著1900-2100年中华书局八卦五行书玄学入门 国学经典推算风水易经易学书籍传习录周易八卦算卦书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多用易学万年历 老黄历原版原著1900-2100年中华书局八卦五行书玄学入门 国学经典推算风水易经易学书籍传习录周易八卦算卦书 ¥21.46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邵伟华书籍全套 周易预测学入门+例题解+周易与预测学六爻书籍入门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邵伟华书籍全套 周易预测学入门+例题解+周易与预测学六爻书籍入门 ¥51.04
【正版闪电发货】现货 禅宗无门关 中国佛学经典宝藏-禅宗类26 白话解说解读原文全注全译 魏道儒 9787506085625
【正版闪电发货】现货 禅宗无门关 中国佛学经典宝藏-禅宗类26 白话解说解读原文全注全译 魏道儒 9787506085625 ¥45.18
【正版闪电发货】中国古代名窑系列丛书 全套14册 名窑名瓷专业陶瓷艺术书籍 “十二五”国家图书规划 古玩收藏 艺术欣赏传承文化 江西美术出版社
【正版闪电发货】中国古代名窑系列丛书 全套14册 名窑名瓷专业陶瓷艺术书籍 “十二五”国家图书规划 古玩收藏 艺术欣赏传承文化 江西美术出版社 ¥1199.80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孙过庭佛遗教经碑帖书法临摹字卡草书简繁体旁注原碑原帖毛笔书法字帖耘俗斋编近距离临摹练字卡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孙过庭佛遗教经碑帖书法临摹字卡草书简繁体旁注原碑原帖毛笔书法字帖耘俗斋编近距离临摹练字卡 ¥18.60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窃读记 林海音小说精选 青春文学 散文随笔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学生课外读物 包含多篇中短篇小说可搭配北平漫笔 林海音散文精选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窃读记 林海音小说精选 青春文学 散文随笔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学生课外读物 包含多篇中短篇小说可搭配北平漫笔 林海音散文精选 ¥16.26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备考2024 全新 广东自考教材 1094 01094机械原理 第九版 孙恒 2021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研教材 西北工业大学 图汇自考书店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备考2024 全新 广东自考教材 1094 01094机械原理 第九版 孙恒 2021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研教材 西北工业大学 图汇自考书店 ¥58.15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1英语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教材课本高一上期英语必修一高一必修英语课本1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1英语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教材课本高一上期英语必修一高一必修英语课本1 ¥15.5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名 阎真作品图典藏版:沧浪之水   ISBN 9787540498443 条码 9787540498443 版次    定价 56.80 作者 阎真,曹勇 开本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 2021-03-01 00:00:00 外部编码 754049844356E4673711      《沧浪之水》深刻地写出了权力和金钱对精神价值的败坏,有一种道破天机的意味。在它面前,诸多同类题材的小说都会显得轻飘。池大为和马垂章两个人物写活了,写透了,其复杂内涵令人深长思之。    ——著名文学评论家 雷达         这是一部令人惊骇的小说。生活以无可抗拒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逼迫着每一个人,我们在把自己交给生活时候,是否找到了一块坚实的立足之地?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副  李敬泽         在这部小说中,知识分子在权力面前经受人格的煎熬和灵魂的拷问。权力的诱惑和困境中的选择,反讽、幽默和不断的自我反省,使小说既有阅读的快感,又有思想的力度。    ——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晓明         这部小说从池大为的人生经历,写出了时运转移中的人性百态与人情翻覆,官场之波诡云谲、反腐之惊动魄,都从他的升降沉浮中充分而深刻地展现出来,实为当下现实题材的难得力作。    ——著名文学评论家 白烨         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历来是一个矛盾的体,在传统文化被不断重构、整合的j*,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仍然是一个问题。我们不是池大为,但池大为的路历程和行为方式有极大的典型性。    ——著名文学评论家  孟繁华   1.经典官场题材小说,鞭辟入里地描写了官场生存的秘密。  2.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细腻的理描写展现了深刻的里搏斗。  3.生存和尊严,权利和良博弈的古老命题在当代语境中的呈现,写透了一个具备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气质和坚守的当代知识分子必然会遭遇的磨难。   序篇  1  父亲的肖像是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的。他已经死了,这个事实真实得虚幻。  那天从山上送葬回到土坯小屋,我失去了悲痛的感觉。悲痛在极点上持续,不再是悲痛。那些山民,我平时称作婆姨姑嫂爷舅叔伯的,都在屋子里站着,翻来覆去地说着那几句话:“人死了活不回来了。”“再说老天爷要收人,他自己都没办法。”屋子里弥漫着烟雾。秦三爹不停地卷着喇叭筒给身边的人抽。这是我非常熟悉的气息,只有山里未经制作的土烟才是这样浓烈而辛辣。父亲生前经常在煤油灯下一坐是几个小时,缓慢地卷起一支喇叭筒,凑在灯上点燃,吸完了,又开始卷下一支,一句话不说,过了一晚。昏黄的煤油灯把山民们的身影映在墙上,看久了会产生某种幻觉。在那些逝去的夜晚,我在父亲的对面复习功课,越过他的肩看见墙上的身影,一动不动,看着看着觉得那身影不很真切,像墙上凹进去了一块。那些日子一去不复返,父亲在山中,在永远寂静的黄土深处。  夜深了,人渐渐散去。我在油灯下枯坐一会,在门槛上坐下来。今夜的风很大,也很纯,风中裹着一丝丝衰草的气息,这是山里人才能分辨出来的气息。没有月亮,稀疏的星星散落在天幕上,衬出远山朦胧的轮廓。山们这么沉默着,已经有无数世纪,这是山外人很难想象的。我在风中听到了一种声音,很多年来我都听到这种声音,像是召唤,又像是诉说。仰望星空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岁月,时间尽头的岁月,还有那些遥远的地方,被称作天尽头的地方,那里一定有什么存在。可是父亲他死了,死了活不回来了。我想不通,一个人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死去。可这是真的,真的,这个事实无法拒绝。  我极度疲倦又极度清醒。无法入睡,我想把父亲留下的东西清理一下。几件衣服,几十本医学书,这是一切。我把搁在横梁上的那口软牛皮箱取了下来,打开箱子我闻到一种陈旧的气息,这是藏在隐秘的时间深处的气息。我端起煤油灯照了照,里面是几本书躺在那里。我在平整箱底时忽然感到中间有一块稍稍凸了出来,把油灯移近了仔细摸索,可以摸到一个明显的边缘。我的突突地跳起来,一下一下生动可感。我仔细摸索着,那深红的绒面有一侧是被刀割开了的。我小地把手伸进去,慢慢地掏了出来,凑到灯下一看,是本很薄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  书的封面已经变成褐黄,上海北新书局民国二十八年出版,算算已经三十八年了。我轻轻地把书翻开,页是孔子像,左下角竖着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铅笔字,是父亲的笔迹。翻过来是一段介绍孔子生平的短文。然后是孟子像,八个字是“舍生取义,信善性善”。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司马迁“成一家言,重于泰山”,嵇康“内不愧,外不负俗”,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李白“笑傲王侯,空怀壮气”,甫“耿耿星河,天下千秋”,苏东坡“君子之风,泽万古”,文天祥“虽死何惧,丹汗青”,曹雪芹“圣哉忍者,踏雪无痕”,谭嗣同“肩承社稷,肝胆昆仑”,一共十二人。我翻看着这些画像,血一股一股地往头上涌,浑身筛糠般地颤抖。那种朦胧而强烈的感情冲击着我,我自己也无法给予确切的说明。我准备把书合上的时候,发现了后一页还夹着一张纸,抽出来是一个年轻的现代人的肖像,眉头微蹙,目光平和,嘴唇紧闭。有一行签名,已经很模糊了,我仔细辨认才看出来:池永昶自画像,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下面是一横排钢笔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向往之。这是父亲的像啊,二十年了!一口一口地我喘着粗气,声音在夜中被放大了,像门外传进来的。山风呜呜地响着,天亮了。  2  十年前,父亲带着我来到这个名叫三山坳的山村,那是一九六七年,我十岁。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分子”,虽然在六二年摘帽了,但在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中还是被赶出了县中医院。十年来,他在这一带行医,活人无数。三天前,他突然倒了下去,再也没有起来。  当时我正打算进山去采草药,刚走出村,听见有人喊:“大为崽呀,你爸爸摔倒了!”我甩下竹篓往回跑,到家门时看见父亲躺在地上,村民们都围着他不知所措。我跑过去掐着他的人中,没有反应,哭了起来。秦三爹说:“送卫生院!”马上有人抬来一张竹躺椅,两根楠竹扎起来成了一副担架。马二虎、秦四毛抬着走,几个年轻人跟在后面准备接替。我跌跌撞撞跟在后面,路上摔了几个跟头,下巴都摔出了血,也没有一点感觉。走到半路,父亲的身体老是往下滑,秦三爹把裤腰带解下来想把父亲的身子绑在竹躺椅上,正绑着,他的手停了下来,眼睛望着我。我惊恐地问:“怎么了?”秦三爹把父亲的手抓起来说:“大为崽,开始冷了。”  医生说父亲死于脑溢血,我根本没有听说过他有这种病。我不相信,可人已经凉了。我在父亲全身上下摸着,把手到身子下面去摸背脊,想找到一处温热的地方,又把衣服掀开来,脸贴在胸前细听,凉意传了过来,越来越明显,后我绝望了。将父亲抬回三山坳的时候,全村的人都来了,接着邻近的村庄也来了很多人。秦三爹说:“池爹他有后人,还是按老规矩办吧。”马七爹把自己的寿材抬来了,他拍着胸脯说:“我这把骨头,还可以熬个三年五年的吧。”我给他磕了头,马七爹说:“我受了你磕的这个头,棺材我送给池爹了,他人真的好呢!”父亲在世的时候经常说:“做个好人真的合算,是合算的。”他的话我懂了,却又不太懂。我还不能充分想象,自己吃了亏,还有什么合算。现在我似乎懂得了,做一个好人真的合算啊!  竹棚扎了起来,这是灵堂了。我跪在那里烧了九斤三两纸钱,把灰用布袋装了,给父亲做枕头。守夜的那天晚上,马二虎下山请来了响器,买了两只花圈,还有鞭炮和冥币。晚餐开了五桌烂肉饭,有身份的人入席坐了,其他人自己拿只碗,在饭甑里舀一碗饭,加一瓢汤,再夹一撮剁辣椒,也算吃了一餐丧饭。九点钟一到,响器敲了起来。唱夜歌的拿着调儿唱道:“孝子磕头!”我还没反应过来,马七爹一捅我的腰,我在灵柩前跪下了。响器停下来,放了一挂鞭炮,唢呐又吹起来。我平生没有听过如此凄凉悲婉的曲子,像天上飘来的声音,那调子都吹到里去了。灵棚旁边生了六堆大火,烟弥散着,火光映着人的脸,在唢呐声中给人一种非人间的感觉。  第二天清晨出殡,他们把赶制出来的寿衣给父亲换上,按照父亲生前的交代,用一块白布把他的身子裹了起来。几个小伙子把我从灵柩边架开,我远远看见他们换了寿衣,裹上白布,把许多生石灰塞进去,再把白布一层层盖上。一切准备好了,又架着我过去见后一面。我看见父亲躺在那里,只露出一张脸,像睡着了一样。我想到这是永别了,哭得气绝。唱夜歌的庄严地喊道:“时辰到!”鞭炮响了起来。两个年轻人把棺材盖上,马七爹走上去长揖三次,拿着竹钉钉了起来。我挣扎着要扑上去,秦三爹说:“按规矩办!”两个年轻人把我死死地架住,按在地上跪着。杠头唱了声:“咦哟嗬,起!”十六个人把棺材抬了起来。主杆的前面站着一只翅膀被扎起来的雄鸡,后面是一只巨大的银纸鹤。我端着遗像在前面走着,每一次换杆我都转过身来给抬杠的人磕头。唢呐在山间小路上凄婉地响着,唢呐一停,鼓和钹响了起来,回声从四周的山上荡了过来。  到了坟场,坑已经挖好,秦三爹把雄鸡一把抓下来,宰了,倒提着,把血淋到坑底。两根粗大的绳索吊起棺材,缓缓地放了下去。我跪在坑边,头伏了下去。我闻到了泥土的气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气息,有着涩涩的腥味。我看着父亲无可挽回地离我远去。  父亲下葬后第二天,秦四毛来找我说:“这里有封信是你的。那天我碰到乡邮员,他要我把信带给你。我把信给了池爹,他看了以后倒下了。我这几天只记得忙,信塞在口袋里都忘记了。”我接过信一看,是我的入学通知书,北京中医学院,我考上了!可是,父亲却因此离开了我。  当时父亲接了信,盯着信封看了好一会儿,口里说:“可能是的,可能是的,等大为崽回来再拆。”可还是忍不住拆了。他看了信,便仰面哈哈大笑起来,一只手举了上去,吼了一句:“苍天有眼,公正在时间的路口等待!”一头栽在地上,再没有起来。  我完全明白为什么这份通知书会给父亲那样巨大的震撼。  我出生那年父亲被划为“右派”。其实他并不热于政治,在鸣放中也没说什么。他的同事朱道夫在整风会上给县中医院的吴提了三条意见,吴当时很虚地接受了。可一个星期以后风云突变,那三条意见成了向党进攻的罪状。朱道夫大感意外,声泪俱下地表白自己对组织的赤胆忠,而且公布的罪状与他当时的发言相去实在太远。他哀求那天参加会议的人出来作证,可大家都沉默了。y*晚上朱道夫来找父亲,一进门跪在地上,请父亲出来说句公道话。父亲没有迟疑答应了,在他看来,这不过是维护自己做人的起码原则,他并没有足够的想象力去设想站出来陈述一个事实意味着什么。朱道夫当时拉着父亲的手连声说:“好人,好人啊!”可父亲的证词毫无意义。吴笑着问他:“是这样的吗?你再想想?”父亲认真地点点头说:“我以人格担保。”又笑了说:“你的人格那么值钱?”又一只手在父亲眼前一点一点地说:“再好好想想,仔细想一想。”父亲被激怒了说:“才多久的事我会记错?一个人他做人总要实事求是。”吴反问他:“那你的意思是组织上没实事求是?”  我是在那一年出生的。父亲怎么也想不到,那几分钟的对话,要以几代人的牺牲作为代价。一九六一年,爷爷又气又病还吃不上饭,饿死了。我从小生长在歧视的眼光之中,六一年我四岁,整天饿着向大人要吃的。后来父亲告诉我,那一年大人都得了水肿,而我常常是坐在门槛上碗不离嘴把一碗饭吃下去了。“文革”来了,父亲挨了斗,戴着尖尖的纸帽,敲着一面铜锣游街。那时我在读三年级,我迷惑了。难道父亲不是好人吗?好人怎么会被游斗呢?不是好人他怎么常常告诉我要做个好人?那时我中装满了“黑帮”和“潜伏特务”一类的词,真不敢把这些词与父亲联系起来。同学们一唱“拿起笔做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的歌,我恨不得找一道地缝钻进去。后来人们忘了他,抓“活老虎”“走资派”去了。那时朱道夫常到我家来和父亲说话,两人同病相怜。一九六七年底,《人民日报》登出了文章,“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这时朱道夫突然站出来揭发了父亲,说父亲讲了怎样的反动言论,而自己讲的那些话,不过是为了引蛇出洞,让池永昶充分暴露活思想。这样父亲下放到深山之中的小村三山坳来了。而母亲,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带着五岁的妹妹离开了。朱道夫因为揭发有功,留在县城了。没有人比我们更懂得“家破人妻离子散”这几个字的沉重分量。我读了初中,尽管成绩**,仍不能升高中,回到山里成了一名社员。而父亲他倒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了远近闻名的乡间医生。  我的命运似乎已经确定。父亲开始教我探脉、采药、配方。我崇敬他,但内却强烈地反抗着这样的命运。这样过了五年,我也是一个乡间医生了,我认了命,不再敢奢望命运会有任何转机。从我懂事以来,父亲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唯有一次,我在绝望中轻声抱怨了几句,怨父亲不该为朱道夫那个猪都不如的东西说话。万没想到父亲突然发了脾气,身子簌簌抖着,一根指头一点一点地指着我,说:“崽子,你还没有学会做人,做人!”看着父亲身子颤抖,我很后悔,自己戳到他视为神圣不容亵渎的东西了。当时父亲说:“我一辈子什么都没有,图了个清白。我死后用白布把我裹起来,你别忘了。”开始有人给我提亲了,我竭力地推辞着,却感到了巨大的阴影正在一步步无可阻挡地逼近。我绝望了。  这天,初中同学胡一兵和刘跃进来到了三山坳,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消息,中国的大学要开考了。我说:“高中都不让我读,还让我读大学?”他们互相望一眼,都不作声。他们走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那y*父亲整夜没睡,垂着头在灯下一支接一支抽烟。我装着睡着了,咬着被子,眼泪把枕头濡湿了很大一块。清早父亲对我说:“我下山走一趟。”进城去了。晚上回来,他喘着说:“你可以考,我问了,你可以考!”边说边把拳头对着土墙用力打去,皮都破了,血渗了出来。我豁出命来读了三个月的书,在十一月份参加了全省统考。从那以后父亲每天坐在门槛上,望着乡邮员走上来的那条小路。虽然要一个星期才送一次信,他还是每天那么望着。消息传来,刘跃进和胡一兵都拿到通知书了,一个到武汉大学去学哲学,一个到复旦大学学新闻。我简直没有勇气面对父亲那若有所询的眼光,垂了头恨不得夹到胯里去。父亲说:“算没考上,那还能怪你吗?也可能是他们讲政治条件。”我里想:“没考上明年还可以考,要讲政治条件我这一辈子吹灯拔蜡了。”我强烈希望是自己没考好,那样明年还有希望。没想到录取通知书后还是来了,更想不到父亲那么去了。  去北京之前我到了坟地,在父亲的墓前跪下了。中午的阳光带着一丝暖意照在我身上,风吹起了衰草,也吹起了我的头发。不知名的鸟儿在看不见的地方歌唱。一只鹰在天上孤独地盘旋,盘旋,突然,箭一般地扎到山崖中去了。坟拱起来是一个锥形的小土堆,泥土的气息还没有散去。父亲已经死了,我还活着。我里似乎在恨着,却不知恨谁。我拈起一撮土,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吞了下去。山起伏,静卧在阳光之下。对它们来说,一年,十年,一百年,时间并不存在。北风呜呜地吹着,像天边传来的召唤。  3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对父亲的一生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我为父亲感到委屈,那么好的一个人,又那么有才华,却那么凄凉地过了一生。“做个好人”,鼻子下面那张嘴吐一口气说出来了,可做起来容易吗?还有,父亲他值得吗?那个朱道夫回过头来还咬了他一口呢。  不过我到底还是没有把这些问题放在中反复纠缠。在那些岁月里我中充满了放眼天下的激情,无论如何都不能满足于那种把日子当作日子,把自己当作的生活,也不能设想把视野局限于以自我为中、以私利为半径的那个小小圆圈之中。那种庸人哲学轻如鸿毛,我觉得实在很可笑,也实在是不屑一顾。别人愿意用世俗的方式体验世界,那是他的可怜选择,我决不会走上那条路的。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声音,从灵魂深处生长出来的声音提醒着我,我注定是要为天下,而不只是为自己活着的,这是我的宿命,我别无选择。我在内把那些将物质的享受和占有当作人生目标的人称为“猪人”,在精神上与他们划出了明确的界线,并因此感到了灵上的优越。人应该追求意义,意义比生活更重要,不然怎么还叫作人呢?那时候农村改革刚刚兴起,暑假里我和胡一兵、刘跃进一起,每人背上一个挎包,到丘山全县的各个乡去搞调查,找各种各样的人了解情况,把农民们说的话都用小本子记下来。晚上,睡在草丛里,蚊子多得要命,轮着摇扇子,把白天了解的情况做出种种分析,得出宏伟的结论。睡在青草中仰望无边的星空,真有临环宇而小天下的豪迈气概。为了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争上大半夜,似乎结论有关民族前途人类命运。漂了二十多天,我们到了刘跃进家,关上门忙了几天,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三万多字,寄到国务院去了。虽然如石沉大海,但几个人还是觉得办了一件大事。  在大学四年级的那一年,一九八一年,一个春天的夜晚,我从图书馆回到宿舍,活动室的黑白电视正在放足球比赛,人声鼎沸。我平时很少看球,这天被同学们的情绪感染了,也搬了凳子站在后面看。那是中国与沙特队的比赛,中国队在0∶2落后的情况下,竟以3∶2反败为胜。比赛一结束,大家都激动得要发疯。宿舍外有人在呐喊,大家一窝蜂拥下去了。有人在黑暗中站在凳子上演讲,又有人把扫帚点燃了举起来当作火把。这时,楼上吹起了小号,无数的人跟着小号唱了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火光照着人们的脸,人人的脸上都闪着泪花,接着同学们手挽着手,八个人一排,自发地组成了游行队伍。走在队伍中,我中充满了神圣的感情,哪怕要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我忽然想起了文天祥,还有谭嗣同,那一瞬间我入骨入髓地理解了他们。挽着我左手的一个女同学哭出声来,我借着火把的微光望过去,原来是上的许小曼。前面有人喊起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这口号马上变成了那一夜的主题,响彻校园上空。那y*是三月二十日,北京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举行了校园游行。“三二〇之夜”使我好几天都处于亢奋的状态,我觉得自己的灵魂受到了圣洁的洗礼,也极大地激发了我的责任意识。我坚定了信念,它像日出东方一样无可怀疑,无可移易。  游行后有y*我在操场边碰到许小曼,我点点头与她擦身而过。走过去后她叫我:“池大为。”我乖乖地站住了,转过身去。她站着不动,也不作声,笑着。我怔了一会说:“有什么事吗,许小曼?”她说:“谁规定了有事情才能叫你?”我站在那里很不自在,说:“那,那……”话没说完,她头那么轻轻一点,似乎是叫我过去。我怕自己领会错了,仍站着。她手抬起来,食指轻轻勾了一下,我像接到了命令,挪步走了过去。她说:“前天药理分析我缺课了,要抄你的笔记,拿来。”我从书包里把笔记本拿出来。她接过去,也不说什么,仍望着我,笑着。我中发慌,说:“还要什么,许小曼?”她仍然望着我,说:“不要什么。”我躲着她的眼光,盯着她的脚。她轻轻一笑说:“池大为。”我猛地抬头说:“什么事,许小曼?”她抿嘴一笑说:“没什么事。”我站着不动,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抬手用衣袖擦了一下。她哧地一笑,手很优雅地一扬说:“没什么事,你去吧。”过几天上课时,她当着同学的面把笔记本还给我,旁边的男同学都感到惊奇,直对我挤眼睛。我看看笔记本的封皮已经包好,里面破损的地方也都用透明胶带粘上了。我中大为感动,却不敢往深处想。许小曼是我这样的人消受得了的吗?她的漂亮在我们系里甚至全校都是出了名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