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闪电发货】理想国 温故(二十四) 刘瑞琳主编 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悲喜剧
9787549533497
¥
19.84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刘瑞琳 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33497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货号524755806799
上书时间2023-04-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实物拍摄 内容介绍2013年推出的第一期《温故》,总页码256码,“特稿”和“影像”专栏分别刊出亮轩先生和秦风老照片馆提供的图片共48幅,四色全彩印刷,首次发表,极具价值。本辑“特稿”亮轩《绝对孤本》一文,为我们解读、展示了伴随董作宾的女儿董敏七十六年的“绝对孤本”,既有记载孩子们成长的故事和图片,也有其他许多珍贵的人和事……图文相得益彰,是一本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一册家国沧桑的佐证。“影像”专栏李佳达《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悲喜剧》一文回顾了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初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和他们的种种遭遇,文后刊出了秦风老照片馆提供的精选自英国、法国、美国、荷兰等国有关中国事务和华人代表性画刊中的图文报导,共16幅彩图,更直观、更清晰地展示了那段历史下的“世界华人与华人世界”。“人物”专栏有汪宁生《听顾颉刚谈鲁迅》,重新梳理了20世纪文坛上“顾颉刚与鲁迅先生交恶”的公案;张贻贝《鲁迅与毛泽东二三事》将毛泽东、鲁迅“请下神坛”,以详尽扎实的史料还人物本来的面目;此外还有张耀杰《孙宋之间的爱情波折》、马嘶《周作人和李大钊的友谊》。“记忆”专栏,史学家赵俪生的女儿赵絪《扉页上留下的痕迹》回顾了父亲60年代到80年代购书、藏书的故事;张而而《“串联”的滋味》以生动的笔触回忆了自己13岁时(1966年)坐火车从张家口到北京串联前后两个多月的所见所闻;还有苏凤《留学台湾》。“往事”专栏,陈仁德《“牛尾巴”事件》记述了1957发生在重庆忠县的“牛尾巴事件”,还有白鸥《1941年:海明威夫妇的滇缅之旅》、吴大年《小难民自述》等。《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媒体评论沈昌文(出版人)——我们现在学习外国,还是要回头看看,而不能一味地往前看。冯克力(出版人)——随着岁月的流失,历史的记录或许难免变得陈旧、破损,但历史却将永远鲜活。而这大概也就是《温故》的生命所在了。雷颐(文史学者)——我觉得历史大量的是被遗忘,只有少数的被记忆,尤其说让国民记住什么,忘记什么,实际上主流媒体是有选择的,是有控制的。它想让你记住什么,忘记什么,都是很容易做到的。如果对历史失去了记忆,对很多事情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谢泳(文史学者)——我觉得《温故》的意义,以后要偏重于把那些过去说错了的事情,或者说是主流话语过去比较强烈地想让人接受的那些东西,尽可能给予校正。卢跃刚(文史学者)——《温故》一方面是要锻炼大家恢复记忆,要重温记忆,我觉得好像一方面是要告诉很多人,他们的所有行为是要被记忆的,正在被记忆的,即使把它抹去,最终也会被挖出来,这个我觉得也非常必要。所以我经常讲,人们要有点儿起码的历史感,如果没有这历史感的话,后果就特严重。刘方炜(文史学者)——有很多人物,很多历史过程,但这东西呢在这之前并不进入正史。但是你会发觉,你把这一块儿挑出来,把它表述一遍,非常有意思。它对于中国的大的历史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张冠生(文史学者)——过去秘而不宣的,可借温故来显影;过去吞吞吐吐、显影不足的,可借温故作“加厚”显影;以往过分渲染、显影过度的,温故可起“减薄”作用。通过温故,围绕某事件的基本事实澄清了,就可以进入定影程序了。傅国涌(文史学者)——“温故而知新”,从《老照片》的风行到《温故》在书刊丛中脱颖而出,决不仅仅是迎合了这个浮躁时代一部分人的怀旧心理这么简单,关键还是“知新”,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带有温情的新材料、新见解,虽不是高头讲章、宏大叙事,却让历史真相在细节中慢慢浮现出来。范泓(文史学者)——我们在"温故"时一定要持有开放平和的心态,若一味地剑拔弩张,或"单向度"地要和谁去较什么劲儿,"温故"便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说到底,"温故"是为了"知新",即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赵克风(文史学者)——《温故》里写历史,没有人云亦云,观点也许不同,但真实严谨。我也有这种要较真的劲。秦风(老照片收藏家)——这么多年着意于材料的收集,目的是创造一种多元的对过去的认识,因为这是整个中国人走向心智上成熟所需要的一种教育过程。无论如何,历史有一种呈现自我的自然力量,它不会完全被遗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