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战国史
  •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战国史
  •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战国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战国史

8 1.7折 48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凯 著;李学勤、郭志坤 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7

八品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于凯 著;李学勤、郭志坤 编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26275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内容简介】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战国史》兼并战争,形成了秦、楚、燕、齐、韩、赵、魏“战国七雄”。变革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王夫之称之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各国变法中商鞅变法效果最著,影响最深远,所谓“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战国时代产生了活跃在社会各层面的士阶层,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作者简介】
  于凯,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化研究,尤其关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传统中国社会管理思想等。代表作有《战国秦汉的国家与小农》、《从战国农业政策看国家与小农的共生互动关系》、《战国古代国家化进程中的邑落结构变迁》、《中国传统社会保障的历史渊源及其特质》等,合著有《趣味历史》、《器之藏:现代考古学视野下的中华古代文明》、《国学经典导读》。现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语
第一章“战国”:大变革之时代
第一节“战国”之名的由来
第二节战国历史的起点
第三节战国历史的分期

第二章宗法国家的凋零
第一节三家分晋
第二节田氏代齐

第三章列国变法
第一节李悝变魏
第二节吴起变楚
第三节申不害相韩
第四节邹忌相齐
第五节商鞅变秦
第六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第七节燕哙让国与燕昭图治

第四章战国制度变迁
第一节战国制度变迁的总体趋势
第二节战国官制的变化
第三节中央与地方:郡县制度的建立
第四节乡里制度:基层社会治理架构的形成
第五节军功爵制:居民政治身份的重塑

第五章战国生产方式的变革
第一节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第二节编户齐民的出现
第三节小农生产方式的确立
第四节小农与国家间的共生互动关系

第六章列国争雄
第一节魏国始强
第二节齐魏争霸
第三节秦之崛起
第四节合纵与连横
第五节齐燕互侵
第六节秦的远交近攻
第七节秦灭六国

第七章兼并战争形势下的军事变革
第一节战国兼并战争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列国军事变革措施
第三节战国军事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战国时期军事理论的创新

第八章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第二节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商品流通、市场与货币
第四节战国时期城市的发展

第九章战国时期社会阶层的分化
第一节小农阶层的分化
第二节豪强地主和军功地主的出现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奴隶
第四节战国士阶层的变化
第五节商人阶层的兴起与社会风气变化

第十章百家争鸣
第一节战国诸子之学的兴起
第二节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说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
第四节战国时期的墨家学说
第五节战国时期的法家学说
第六节战国时期的名家学说
第七节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学说

第十一章战国风云人物
第一节吴起:执着功名,兴魏变楚
第二节商鞅:变秦易俗,峭法任力
第三节孙膑:身残志坚,兵法修列
第四节“战国四公子”:封君与门客
第五节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第六节苏秦:信如尾生,谍间齐燕
第七节范雎:睚眦必报,快意恩仇
第八节穰侯魏冉:权倾六国,身折势夺
第九节吕不韦:奇货可居
第十节屈原:汨罗悲吟
第十一节荆轲刺秦:悲壮的余音

第十二章考古发现所见战国历史
第一节消失的古国:中山国
第二节远古的乐声——曾侯乙墓编钟
第三节官员“喜”与他的事业
第四节两千三百年前的家信
第五节楚竹书背后的精神世界

附录
附录一战国大事记
附录二战国时代列国世系简表
附录三主要参考书目
战国时期中心区域图
结束语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