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数学教育技术及其应用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数学教育技术及其应用

本店书籍,保证正版,多仓库发货,欢迎选购

13.92 2.9折 48 八五品

库存5件

重庆沙坪坝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飚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平装

货号9787302500032

上书时间2024-04-22

再回首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择优发货!部分笔记,不缺页不少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潘飚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6
  • ISBN 9787302500032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6页
  • 字数 304千字
【内容简介】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学科教育技术能力作为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一直是师范生学习和在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现代数学教育技术及其应用》是为数学教育方向的大学本科生或研究生编写的教材,内容覆盖了现代数学教育技术概述、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软件的介绍、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教学的相关理论、教育技术支持下数学多元表征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问题发现,以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案例。 
《现代数学教育技术及其应用》内容丰富,层次清晰,由浅入深,注重吸取现代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作者十多年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总结,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全日制本科教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教育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硕士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作为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 
《现代数学教育技术及其应用》课件下载地址: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 
【目录】
第1章  教育技术概述  1 
1.1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2 
1.1.1  教育技术  2 
1.1.2  现代教育技术  2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涵  3 
1.2.1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发展概况  3 
1.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4 
1.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4 
1.3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  5 
1.3.1  国外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状况  6 
1.3.2  国内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状况  7 
1.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8 
1.4.1  促进教师教学方面的优势及必要性  9 
1.4.2  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优势及必要性  9 
1.5  数学教学软件区别于传统教具的优势  10 
1.5.1  可精确画出各种常用数学图形  10 
1.5.2  形象性,把数学抽象变为具体  10 
1.5.3  可画出动态数学图形,把数学实验引入数学  11 
1.6  本章习题  12 
第2章  数学教学软件——几何画板  13 
2.1  几何画板软件及其基本功能介绍  14 
2.1.1  启动几何画板  14 
2.1.2  几何画板的绘图工具  15 
2.1.3  对象的选择、删除、拖动  16 
2.1.4  几何画板参数设置  20 
2.1.5  文档选项  26 
2.2  绘制简单几何图形  29 
2.2.1  用绘图工具绘制简单几何图形  29 
2.2.2  用构造菜单制作简单图形  32 
2.3  绘制复杂几何图形  39 
2.3.1  运用“轨迹”命令作图  39 
2.3.2  用变换菜单作图  44 
2.4  坐标和函数图像  54 
2.4.1  系统坐标系  54 
2.4.2  根据数值绘制对象  57 
2.4.3  绘制函数图像  58 
2.5  “迭代”命令及其应用  65 
2.5.1  “迭代”命令综述  65 
2.5.2  “迭代”的分类  66 
2.5.3  “迭代”的综合应用  71 
2.6  操作类按钮的制作技巧  75 
2.6.1  “隐藏/显示”按钮的制作  75 
2.6.2  “动画”按钮的制作  77 
2.6.3  “移动”按钮的制作  81 
2.6.4  “系列”按钮的制作  82 
2.6.5  “链接”按钮的制作  85 
2.7  上机实验  86 
第3章  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教学的相关理论  91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92 
3.1.1  建构主义思想概述  92 
3.1.2  建构主义观的辨析  93 
3.2  数学多元表征理论  100 
3.2.1  表征的含义  100 
3.2.2  多元表征理论  102 
3.3  认知负荷理论  104 
3.4  数学理解发展的理论模型  105 
3.4.1  “超回归”数学理解模型的  八个水平  106 
3.4.2  “超回归”数学理解模型的  三个特点  107 
3.5  本章习题  110 
第4章  教育技术支持下数学多元表征学习  111 
4.1  学生选择信息能力的提升  112 
4.1.1  数学学习过程与信息的选择  112 
4.1.2  使用信息技术选择信息的具体策略  113 
4.2  学生内部心象的形成  114 
4.2.1  浅层心象码的建构及其转化  114 
4.2.2  深层心象码的建构  118 
4.3  内部心象与外部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  126 
4.3.1  浅层言语码 浅层心象码  126 
4.3.2  深层言语码 深层心象码  128 
4.4  本章习题  131 
第5章  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问题发现  133 
5.1  数学问题及问题发现的含义  134 
5.1.1  数学问题  134 
5.1.2  数学问题发现  134 
5.2  数学问题发现的相关要素分析  135 
5.2.1  情境与问题发现  135 
5.2.2  学习个体数学问题发现的认知过程  136 
5.2.3  信息技术与问题发现  137 
5.3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教学探索  140 
5.3.1  物理性情境下的问题发现  140 
5.3.2  操作性情境下的问题发现  146 
5.3.3  变式性情境下的问题发现  150 
5.4  本章习题  154 
第6章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案例  155 
6.1  整合信息技术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案例  156 
6.1.1  “椭圆及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156 
6.1.2  “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  161 
6.1.3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设计  167 
6.2  整合信息技术的命题教学案例  175 
6.2.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2课时)教学设计  175 
6.2.2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182 
6.3  辅助数学结构理解的教学设计  186 
6.3.1  “函数 的图像”教学设计  187 
6.3.2  “正态分布”教学设计  192 
6.4  本章习题  198 
附录  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其他软件介绍  199 
F1.1  GeoGebra软件简介  199 
F.1.1  GeoGebra软件的特点  199 
F.1.2  GeoGebra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功能  200 
F.1.3  GeoGebra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的优势  201 
F2.1  超级画板简介  203 
F.2.1  作图功能  204 
F.2.2  文本功能  205 
F.2.3  轨迹跟踪  205 
F.2.4  动态测算  205 
F.2.5  支持多种媒体插入  206 
F.2.6  发布网页格式  206 
参考文献  20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择优发货!部分笔记,不缺页不少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