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底盘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列教材
  • 汽车底盘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列教材
  • 汽车底盘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列教材
  • 汽车底盘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列教材
  • 汽车底盘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列教材
  • 汽车底盘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列教材
  • 汽车底盘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列教材
  • 汽车底盘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列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汽车底盘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列教材

正版内页洁净!

48 8.6折 56 八五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霄峰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69-35

上书时间2024-05-18

百花齐放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霄峰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2214717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9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汽车底盘设计》旨在介绍汽车底盘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汽车的总体设计,汽车零部件的载荷及其强度计算方法,离合器设计,机械式变速器设计,万向节和传动轴设计,驱动桥设计,车架设计,车轮定位,悬架设计,转向系统设计,制动系设计,汽车稳态操纵稳定性设计。书中内容主要涉及设计要求、结构方案的分析与选择、主要性能和结构参数的确定、性能和强度计算方法、计算载荷的确定等。书中包含了一些例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理解有关内容。
  《汽车底盘设计》是工科高等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汽车行业及相关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1汽车的总体设计
1.1引言
1.2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与地位
1.3汽车总体设计的工作顺序
1.3.1明确汽车设计的前提条件
1.3.2汽车设计、开发的一般程序
1.4汽车设计的一般原则
1.4.1设计人员的工作宗旨
1.4.2产品的价位
1.4.3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零件标准化和统一加工标准
1.4.4提高汽车行驶性能的主要措施
1.5材料、工艺与设计的关系
1.6安全标准
1.7汽车设计方法
1.7.1经验设计方法
1.7.2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方法
1.7.3试验方法
1.8汽车产品型号和形式的确定
1.8.1汽车的产品型号
1.8.2汽车的轴数
1.8.3汽车的驱动形式
1.8.4货车布置形式的选择
1.8.5大客车的布置形式
1.8.6轿车的布置形式
1.9汽车主要尺寸的选择
1.10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1.10.1汽车的装载质量(简称装载量)和载客量
1.10.2整车整备质量m及其估算
1.10.3汽车总质量m的确定
1.10.4汽车的轴荷分配
1.11汽车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
1.11.1动力性能参数
1.11.2燃料经济性指标
1.11.3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
1.11.4汽车通过性参数
1.11.5汽车操纵稳定性参数
1.11.6汽车行驶平顺性参数
1.11.7制动性参数
1.12汽车发动机的选择
1.12.1发动机形式的选择
1.12.2发动机性能参数的选择
1.13轮胎的选择
1.14汽车总布置图及各部件布置
1.14.1基准线(面)
1.14.2基准线画法
1.14.3发动机系统和传动系的布置
1.14.4车厢及驾驶室的布置
1.14.5货箱的布置
1.14.6悬架、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电器系统的布置(略)
1.14.7轴荷分配和质心位置的计算
1.15运动校核
练习题

2汽车零部件的载荷及其强度计算方法
2.1概述
2.2车轮与路面接触点处的作用力
2.2.1最大垂直力工况
2.2.2最大侧向力工况
2.2.3最大制动力工况
2.2.4最大驱动力工况
2.3发动机转矩引起的载荷
2.4汽车零部件的强度计算
2.5汽车零部件的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
2.5.1静强度许用应力
2.5.2疲劳强度许用应力的估计
2.5.3材料的选择

3离合器设计
3.1概述
3.2离合器的结构选择
3.2.1从动盘数的选择
3.2.2压紧弹簧的形式和布置
3.2.3压盘的驱动方式
3.2.4分离杠杆和分离轴承
3.2.5离合器的通风散热
3.2.6从动盘
3.3离合器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的选择
3.4离合器压紧弹簧的设计
3.4.1圆柱螺旋弹簧
3.4.2膜片弹簧
3.5扭转减振器
3.6离合器的接合过程
3.7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
3.7.1对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要求
3.7.2离合器操纵机构结构形式的选择
3.7.3离合器操纵机构的主要计算
3.8汽车传动系在非稳定工况下的载荷
3.8.1由发动机激振转矩引起的传动系载荷
3.8.2换挡时引起的动载荷
3.8.3猛接离合器起步时的动载荷
3.8.4紧急制动时的动载荷
3.8.5传动系静强度计算的载荷与安全系数
练习题

4机械式变速器设计
4.1概述
4.2变速传动机构的方案分析
4.2.1两轴式变速器
4.2.2中间轴式变速器
4.2.3倒挡传动布置方案
4.2.4多挡变速器的组合方案分析
4.3变速器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4.3.1齿轮形式
4.3.2换挡结构形式
4.3.3轴承形式
4.3.4各挡齿轮在轴上的安排顺序
4.3.5变速器的装配问题
4.3.6变速器整体结构刚性
4.4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4.4.1直接操纵变速器
4.4.2变速器的远距离操纵
4.5变速器主要参数选择
4.5.1中心距
4.5.2变速器轴向尺寸
4.5.3轴的直径
4.5.4齿轮参数
4.5.5各挡齿轮齿数的分配
4.6同步器
4.6.1锁销式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4.6.2锁环式同步器
4.6.3同步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练习题

5万向节和传动轴设计
5.1概述
5.2普通十字轴式万向节
5.2.1单万向节传动
5.2.2双万向节传动
5.2.3多万向节传动
5.2.4十字轴式万向节的设计
5.3准等速万向节
5.3.1双联式万向节
5.3.2凸块式万向节
5.3.3三销轴式万向节
5.4等速万向节
5.4.1固定式球笼万向节
5.4.2伸缩式球笼万向节
5.4.3固定式球叉万向节
5.4.4伸缩式球叉方向节
5.4.5三枢轴式万向节
5.5挠性万向节
5.6传动轴设计
5.7传动轴的中间支承
练习题

6驱动桥设计
6.1概述
6.2主减速器结构形式的选择
6.3主减速器锥齿轮的许用偏移量
6.4主减速器锥齿轮的支承
6.5锥齿轮啮合调整
6.6润滑
6.7主减速器齿轮的齿形
6.8主减速器锥齿轮设计
6.9主减速器锥齿轮轴承的载荷
6.10差速器设计
6.11车轮传动装置
6.12驱动桥壳设计
练习题

7车架设计
7.1车架的功用和要求
7.2框式车架
7.3脊梁式车架
7.4综合式车架
7.5纵梁的形式
7.6横粱的形式
7.7纵、横梁的连接
7.8车架宽度
7.9车架的扭转刚度
7.10车架的载荷工况及强度计算
练习题

8车轮定位
8.1车轮外倾角
8.2主销后倾角
8.3主销内倾角
8.4主销偏移距
8.5前束
练习题

9悬架设计
9.1对悬架设计的要求
9.2汽车悬架设计的一般步骤
9.3悬架弹性特性
9.4悬架的侧倾特性
9.5非独立悬架
9.6独立悬架
9.7拖臂扭转梁式悬架
9.8平衡悬架
9.9悬架中的弹性元件
9.10钢板弹簧的设计计算
9.11扭杆弹簧的设计计算
9.12螺旋弹簧的设计计算
9.13空气弹簧和油气弹簧
9.14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
9.15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
9.16减振器主要参数及尺寸的选择
9.17横向稳定杆的设计
练习题

10转向系统设计
10.1概述
10.2机械转向器
10.3转向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
10.4转向器的效率
10.5动力转向系统概述
10.6整体式动力转向器
10.7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
10.8转阀特性曲线的计算
10.9动力转向泵
10.10动力转向油罐
10.11动力转向油管
10.12转向器角传动比的变化规律
10.13转向梯形设计
10.14转向杆系与悬架的匹配设计
10.15动力转向系统的参数设计
10.16汽车转向传动机构元件
练习题

11制动系设计
11.1概述
11.2制动器的主要性能要求
11.3鼓式制动器
11.4盘式制动器
11.5摩擦衬片(衬块)磨损特性的计算
11.6前、后轮制动力矩的确定
11.7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所需要的制动力
11.8制动器主要元件
11.9制动驱动机构的形式及其计算
练习题

12汽车稳态操纵稳定性计算
12.1不足转向度的定义
12.2引起车辆不足转向的原因
12.3线路假设
12.4线性三自由度车辆操纵性模型及模型参数
12.5不足转向度K的计算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