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晚期德语文学中的时间诗学
¥
18.62
3.8折
¥
49
九五品
库存10件
作者张珊珊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A019-4-2
上书时间2024-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珊珊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5
-
版次
1
-
ISBN
9787576404241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6页
-
字数
245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主要研究德语文学中的时间问题和历史意识。文学文本作为历史、社会、文化话语交织之中的话语场,成为记载精神思想史的一种媒介,但同时,它自身具有的独特自主性和美学自治原则,使得文学系统本身也生产出本系统特有的认识,与时代历史话语形成张力。由此,该研究将在文化学视角下,考察文学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对话关系,具体将探究文学文本随着历史的演进所表达的时间概念、时间意识的嬗变。
选取研究对象为20世纪初期的德语文学文本,主要为里尔克的作品,也可能会涉及托马斯•曼。这一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西方的精神思想史进入一个巨大的文化转向期,传统与现代之间出现跳跃、断裂。科学发现和媒介革新带来的巨大变革从某种程度上也深刻影响着西方社会的历史认识和时间意识。哲学、心理学、物理学等领域都对时间问题表现出极大的敏感。文学中的时间与这些话语之间必然有着或隐或现的关系。本书将在梳理启蒙以来时间话语的基础上,以文学文本为例,着重探讨该时期文学中时间形态的独特特征,以及它们与历史话语之间可能的关联。
- 【目录】
-
导论
一、时间中的人·人的时间
二、文学作为时间的艺术
章 西方启蒙晚期历史“时间化”现象
一、18世纪西方现代时间意识的崛起
二、虚构与认识:文学在历史洪流中的反思
第二章 前进与迟滞
一、叙事主线:对目的论的戏仿
(一)卢卡奇与他的历史哲学视角
(二)修养作为个体的时间化进程
(三)启蒙时间伦理
(四)威廉内心图像的逐渐展开:克罗林德马利亚娜——娜塔丽亚
二、叙事对偶然的时间构型:延宕
(一)魔力
(二)迷娘·竖琴老人
(三)延宕:马利亚娜作为图像·肥大的想象域
(四)延宕:命运主题与哈姆雷特
三、散漫的游戏
第三章 突然
一、“突然”、惊恐以及法国大的时代情绪
二、特定一刻的细写:地震与暴徒私刑
三、驴叫的启示?克莱斯特与“偶然”
四、地震:18世纪的偶然讨论与克莱斯特的美学融合
五、无历史的人
第四章 “无尽的重复”——早期浪漫派与时间
一、早期浪漫派的时间与历史意识
二、向内之路
三、向内之路的“深邃”与反时间
四、无时间,或对时间的反叛
五、关于历史的讨论
第五章 结语
参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