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万卷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宋 米芾苕溪诗帖
  • 华夏万卷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宋 米芾苕溪诗帖
  • 华夏万卷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宋 米芾苕溪诗帖
  • 华夏万卷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宋 米芾苕溪诗帖
  • 华夏万卷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宋 米芾苕溪诗帖
  • 华夏万卷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宋 米芾苕溪诗帖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华夏万卷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宋 米芾苕溪诗帖

8 5.3折 15 九五品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99.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米芾 著;胡紫桂 编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

版次1

装帧线装

上书时间2019-01-22

评价11好评率 100%

  • 值得信赖 1
  • 包装仔细 1
  • 发货速度快 1
  • 服务态度好 1
  • 物流很快 1
  • 非常满意 1
查看全部评价

北京大众艺术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米芾 著;胡紫桂 编
  •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6
  • 版次 1
  • ISBN 9787535672858
  • 定价 15.00元
  • 装帧 线装
  • 开本 8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1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内容简介】

  米芾学书,取法晋唐。其子米友仁述其父云:『所藏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临学之。夜必收于小箧,置枕边乃眠。』总而言之,米芾的书学道路可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与古为徒『集古字』,第二阶段是『取诸长处』成自家。对此,清人王文治在其《论书绝句》中称赞米芾:『天姿凌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一扫二王」非妄语,只应酿蜜不留花。』

  《苕溪诗帖》,纸本墨迹,行书横卷,卷末署『元祐戊辰(1088)八月八日作』,系米芾38岁时所书。卷首题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可知此卷乃米芾自作诗,共六首,卷末有其子米友仁的题跋。此帖流传有绪,先藏于南宋绍兴内府,继而藏于明杨士奇、陆水村、项元汴诸家,后收入乾隆内府并刻入《三希堂法帖》,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卷书法用笔爽利,侧锋取势,线条丰润多变,行笔因势生形,多见攲侧之姿,于险劲中求平夷,于痛快处见自然。通篇错落有致,意趣盎然。此帖因属米芾中年之作,于字里行间仍可窥得『二王』遗风。

【作者简介】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四十一岁后改为「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宋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因曾官至礼部员外郎,礼部别称『南宫』,故有『米南宫』之称。米芾个性放达,举止颠狂,好着唐服,嗜洁成癖,故又有『米颠』雅号。《宋史·文苑》称:『芾特妙于翰墨,沉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其书用笔俊迈豪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

【目录】

《宋米芾苕溪诗帖》无

内容摘要
 《宋米芾苕溪诗帖》纸本墨迹,行书横卷,卷末署“元祐戊辰(1008)八月八日作”,系米芾38岁时所书。卷首题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可知此卷乃米芾自作诗,共六首,卷未有其子米友仁的题跋。此帖流传有绪,先藏于南宋绍兴内府,继而藏于明杨士奇、陆水村、项元汴诸家,后收入乾隆内府并刻入《三希堂法帖》,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卷书法用笔爽利,侧锋取势,线条丰润多变,行笔因势生形,多见鼓侧之姿,于险劲中求平夷,于痛快处见自然。通篇错落有致,意趣盎然。此帖因属米芾中年之作,于字里行间仍可窥得“二王”遗风。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