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三卷·1976-1992(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三卷·1976-1992(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正常发货

49.68 4.6折 10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肖贵清 著;顾海良、顾海良、本卷 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现S

上书时间2024-05-31

纪昀坊图书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肖贵清 著;顾海良、顾海良、本卷 编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0263809
  • 定价 10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异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8页
  • 丛书 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本卷比较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文化大革命”,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期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论述了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分析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作者简介】
总主编 顾海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所长,***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社政司司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主要著述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与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共四卷)等。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本卷主编 肖贵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执行主编。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社科院马研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客座研究员,北京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2007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完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等4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多个省部级项目,在《中**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
【目录】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线和主题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阶段

第一章粉碎“四人帮”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一、粉碎“四人帮”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冲破“两个凡是”的藩篱

三、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拨乱反正

第二章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及其意义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四、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变与改革开放思想的提出

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三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总结

一、《决议》的形成

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32年历史的总结

三、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四、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五、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概括

第四章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的提出

一、中共十二大召开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二、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党的十二大对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理论探索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四、小康社会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七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理论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提出

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主要内容

三、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四、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和市场核心问题的探索

第八章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一、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与制度建设问题的提出

二、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问题的思考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四、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相结合

第九章从沿海到内地的全面开放

一、对外开放思想的提出及发展

二、经济特区的建设及意义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第十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理论

四、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理论

第十一章科技教育事业思想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思想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四、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十二章“一国两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

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主要内容

三、“一国两制”的实践及其完善

四、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

第十三章新时期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一、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十四章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的发展

一、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的提出

二、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十五章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一、苏东剧变及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二、南方谈话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结语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立足国情,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五、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