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乾隆时期戏曲研究 以清代中叶戏曲发展的嬗变为核心
  • 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乾隆时期戏曲研究 以清代中叶戏曲发展的嬗变为核心
  • 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乾隆时期戏曲研究 以清代中叶戏曲发展的嬗变为核心
  • 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乾隆时期戏曲研究 以清代中叶戏曲发展的嬗变为核心
  • 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乾隆时期戏曲研究 以清代中叶戏曲发展的嬗变为核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乾隆时期戏曲研究 以清代中叶戏曲发展的嬗变为核心

架3上

32 4.1折 78 九品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春晓 著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18-10-09

大千书屋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一版一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春晓 著
  •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6833547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3页
  • 字数 1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乾隆时期,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重要阶段,也是清代戏曲发展的转捩期:由内廷而至民间,戏曲演出活动十分繁盛,但雅部昆腔受到新兴地方曲种的挑战,形成花雅争胜的局面;文人戏曲的创作受制于酷厉的思想统治,也呈现出因循守旧、创新不足的态势。演剧大盛而文人戏曲却渐趋衰微,是乾隆时期戏曲的主要特点。倘将之置于清代戏曲发展的流脉中加以观察,则不难发现,这也是清代中叶戏曲嬗变的重要表征。有鉴于乾隆时期戏曲的研究状况,《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乾隆时期戏曲研究以清代中叶戏曲发展的嬗变为核心》着眼于清代中叶戏曲发展的嬗变这一核心,分别从内廷大戏的编演和文人戏曲的创作两个方面,对乾隆时期演剧大盛而文人剧转衰的原因进行探讨。上篇重点对此期内廷承应戏的编演情况及创作意图加以述论,下篇则对文人戏曲的创作状况及其式微的原因加以探讨。
  《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乾隆时期戏曲研究以清代中叶戏曲发展的嬗变为核心》认为,乾隆时期戏曲演出的繁盛与高宗皇帝的好尚及其着意打造盛世的用心关系极大,而此期文人剧的衰弱也和君主集政统与道统于一身、推行酷厉的文化政策,进而导致文人独立性的丧失不无关联。
【作者简介】
  王春晓,女,1980年2月生,山东临清人。2005年进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8年获硕士学位,2011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外交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讲师。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及元明清文学的研究工作,曾在全国中文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上篇乾隆时期内廷承应大戏的繁盛
第一章规模弘大的连台大戏
第一节连台大戏体制的确立
第二节连台大戏的搬演
第二章月令承应与庆典承应
第一节《节节好音》等月令承应戏
第二节《九九大庆》、《法官雅奏》等庆典承应戏
第三章乾隆时期内廷承应戏的编演意图与思想
第一节盛世正声的礼乐垂范
第二节君师合一的圣主极权
第四章从昆弋大戏到花雅兼容

下篇文人戏曲创作的由盛转衰
第五章忠臣孝子的伦常道德
第一节忠孝义烈的道德理想
第二节乾隆时期戏曲伦理道德化的促因
第六章虚实之间的避重就轻
第一节以剧为史与据史作剧
第二节乾隆时期的文化政策对历史剧创作的影响
第七章情礼调融的主情观念
第一节乾隆时期的才子佳人戏曲
第二节情正与以礼治情
第三节情之大小与情统一切
第四节有情与无情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一版一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