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问万科
  • 提问万科
  • 提问万科
  • 提问万科
  • 提问万科
  • 提问万科
  • 提问万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提问万科

少量划线

3 1.1折 2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咏涛、汪开诚 著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8-2

上书时间2024-06-17

少晨书屋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咏涛、汪开诚 著
  •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8271966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6页
  • 字数 200千字
【内容简介】
用两年的时间来梳理一个企业二十年的发展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这家企业和他
  所处的社会横跨两个截然不同的商业制度环境。企业发展模式的冲突、新旧商业环境的影
  响、多元化与专业化的痛苦选择,构成了一幅壮烈的画卷。

  和万科一样,今年中国有许多企业都迎来了二十岁的生日。如吴晓波先生所言,中国的二十
  年公司,还只能是表面的胜利,因为不管他们是否成功,二十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远没有
  到鼓掌欢庆的时候。

  在准备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也同样发现,万科二十年的发展也仅仅是“表面的胜利”,甚
  至还不能说是“胜利”。为什么?万科二十年的发展,充其量还只能说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
  方向!也许为这个方向,万科还需要多付出几个、几十个二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胜利不
  是“表面”的。

  坦白说,作者在2002年底开始构思这本书的时候,没有任何有关“二十年”的借口,作者当
  时的身份是复杂的,一方面是跟踪万科多年的房地产记者,另一方面也是万科的准业主和业
  主。在2002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正遭受普遍的信任危机,万科是极少的可以让我们信任的公
  司之一,有一本关于万科的书也许是我们这个社会和市场上所必须的。

  当时我们设计的思路和本书的结构和现在的成稿有非常大的差别,最初的设想从三个角度来
  观察,一是从一个企业和一个制度;二是一个企业和一个人;三是一个企业和一本杂志。在
  这样的设想里,我们试图从万科和中国企业制度建设的轨迹,王石如何影响一个企业的发
  展,一本杂志如何成为中国*企业文化传统的精神堡垒这样三个角度,来解释万科。后
  来,随着状态的深入,我们发现,王石和万科联系太紧密了,一个制度和一个企业,一本杂
  志和一个企业的命题其实都包含在一个企业和一个人的命题下!王石作为万科的创始人,一
  个有鲜明个性的成功企业家,他的性格特征和管理方式在万科过去的二十年的发展中已经深
  深的植入万科的血脉中,他对万科甚至整个中国企业界最成功的贡献是:在没有任何经验的
  情况下,摸索着创立了一个企业制度和一种企业文化。所以,我们最初设想从三方面分头阐
  释,其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几经反复,最终我们确立以1994年发生的三件事来带动整个书的计划,万科1984年成立,而
  1994年恰好是第一个十年的结束和第二个十年的开始,而非常巧合的是,1994前后年发生的
  君万之争、万佳风波以及海神广场事件成为王石记忆中三件最重要的事情,而这三件事情的
  发生以及最后的处理方式都直接奠定了万科现在的发展模式。君万之争使万科在此后十年间
  对资本市场非常敏感,也逐渐意识到一个大股东的支持是多么重要;而万佳百货作为万科多
  元化发展中最成功的一个项目,很被王石所看重,而1994年万佳的调整以及“二吴”事件的
  发生,将万科多元化带到了一个高度,同时也提醒王石前路的艰辛;海神广场艰难调整所带
  来的思考成为万科此后在房地产领域获得发展的原动力。在这样的叙事结构中,王石个人对
  企业的影响则贯穿始终。

  这本书后来定名为《提问万科》,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者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赞扬起万科
  来。即使是准备重点对万科进行“批判”的章节,我们也无数次的问自己:还有谁比万科做
  的更好呢?而且,因为王石对万科员工魔术般的影响力,以及万科企业文化的强大和优越,
  我们试图找几个原万科员工来说说万科的“坏话”,以便佐证我们的观点的时候,也很快发
  现,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不管是还在万科或是已经离开万科的员工,在他们眼里的万
  科总是完美的难以令人置信,即使是在我们的“诱导”下,指出几点万科的不足,但如果你
  还想“顺藤摸瓜”的话,那很快证明就是徒劳。他自己可以说万科的不足,但如果外人来说
  三道四,他一定和你急!写到这里,作者不得不小心起来,在《提问万科》的书名下,不知
  道会有多少万科的员工会跟作者“急”!?

  在书稿的最后修订阶段,在万科总部二楼的会议室里,我们还清楚的记得和董事会办公室主
  任肖莉争论的场景。其实,无论如何,至少在表面上,我们都不可能赢得这场争论的胜利。
  一个通过二十年摸爬滚打发展起来的企业,它背后的员工对企业发展深刻的领悟,不是外人
  或者第三者通过两年的努力就能轻易洞察的。所幸的是,万科自己也认为,二十年还只是站
  在一个起点,所有我们“轻易”的结论和思考至少到现在还不能被证明是彻底错误的,时间
  给了我们“提问”的勇气。

  还必须指出的是,出于对万科的热爱,在很多章节,作者的笔触都有所保留,假如没有准确
  的事实做依据,作者在努力避免轻率的结论。我们知道,这是对万科由敬佩产生的爱护。我
  们更愿意这本书能引起对企业发展的思考,而不是批判。在本书准备过程中,在中国企业
  界,接连爆发了对联想、海尔以及长虹的批判,也许稍做联系,我们都可以因此对万科发出
  更多的提问,但这些问题,也许应该属于睿智的读者们。

   思考之门已经打开,我们相信这不是最后一本写万科的书,更不是一本关于万科写的最好的
  书——因为我们相信,万科接下来第二个、三个十年更值得期待。

  说到感谢,首先应该是万科集团董事兼董事会办公室主任肖莉小姐,是她在繁忙公务之余,
  连续数个小时与我们商讨细节,毫不客气地指出本书的弱点。离开万科多年的老员工——海
  神广场项目总经理郭兆斌、《万科周刊》第四任主编全忠,他们对万科的感情,是对我们最
  大的鼓励。没有他们的支持,本书将有更多遗憾。
【作者简介】
李咏涛,1972年1月生于新疆哈密,现居深圳,供职《深圳商报》。   1994年起从事广告业,所策划报纸广告多次在全国获奖——1998年深吉城建集团系列广告获全国报纸广告优秀作品展优秀奖,1999年公益广告“溺爱与虐待”获中国广告经营超过五年时间,对房地产市场及产业
【目录】
前言  西西弗斯的巨“石”

第一章  制度深处的探险

  一   君万之争

  二   股改沧桑

  三   一场同床异梦的婚姻

  四   体制边缘的思索

第二 章  加减法游戏

  一    万佳之痒

  二    迷茫的多元化

  三    壮士断臂

  四    珠峰与办公室的距离

第三章  领跑者的背影

  一    海神之殇

  二    峰回路转的全国战略

  三    领跑者的背影

  四    王石之道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