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汉语语法纲要
  • 古汉语语法纲要
  • 古汉语语法纲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汉语语法纲要

41 九五品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加拿大]蒲立本 著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0

南昌古旧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加拿大]蒲立本 著
  • 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4
  • 版次 1
  • ISBN 9787801845184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30页
【内容简介】
《古汉语语法纲要》对汉语的历史、文字、音韵以及古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则作出了简要的说明;集中讨论了古汉语的主要句子类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导言
1.历史梗概
2.语音
(a)反切
(b)声调
3.符号
4.音节和词
5.形态

第二章古汉语句法的若干规则
1.词类
2.主语和谓语
3.词序

第三章名词谓语
1.非动词性的名词谓语
(a)疑问
(b)与非动词性名词谓语相连的代词和小品词
(c)使用“犹”的非动词性比较句
(d)“也”的省略
(e)名词谓语后面表示“体”的小品词“已”
(f)“也”的其他意义
2.系词“为”
3.系词“日”
4.前古汉语中的系词“唯”(隹,惟,维)

第四章动词性谓语
1.动词的分类
2.形容词
3.用如动词的名词
4.不及物动词
5.及物动词——主动与被动
6.行为动词和处所动词——不及物动词和及物
动词
7.动词“有”(拥有;存在)和“无”(不拥有;不
存在)
8.带双宾语的及物动词
9.被动结构

第五章复杂的动词谓语
1.并列
2.宾语从句——用作及物动词宾语的动词短语
3.兼语结构——使成式
4.作为形容词的补语的动词短语
5.连用的动词
(a)基本结构——小品词“而”
(b)得(而)、率(而)等
6.次动词
(a)相当于介词的及物动词
(i)以(使用;用,通过)
(ii)用(义为“使用;以”)
(iii)与(义为“伴随;给予;以;和”)
(iv)为(义为“为了;因为的原因”)
(v)自、由、从
(b)方位次动词:于、於、乎——处所补语
(j)于(去;向,在)
(ii)於(意思是“在、从、比”等)
(iii)乎
(iv)处所补语
(v)处所补语中次动词的省略
(vi)代词性的替换词“爰”和“焉”
(诃)x之於Y
(c)用“如”和“犹”的描写性补语
(d)作为从属连词的次动词

第六章数词表达形式
1.作为谓语
2.作为补语
3.作为名词的修饰语
4.有(义为“和”)

第七章名词短语和名词化
1.名词间的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
(a)并列关系
(b)从属关系
2.名物化
(a)无标记的名物化
(b)通过插入“之”字而实现的有标记的名
物化
(c)者
(d)所

第八章话题化与突显
1.非主语成分的突显
2.主语的突显
3.表示突显的“则”
4.X之於Y
5.用以标记话题或者对比性突显的其他小品词
(a)也(b)唯(隹,惟,维)
(c)者(d)夫(e)若夫

第九章代词及相关的词
1.人称代词
(a)第一人称代词(b)第二人称代词(c)第三人
称代词(d)反身人称代词(e)连带否定性小品词
的人称代词
2.指示代词
(a)是(b)此(c)彼(d)斯(e)兹(f)“实”和“窘”
(g)时(h)夫(i)尔(j)若
3.疑问词
4.不定代词

第十章副词
1.名词用作状语
2.用如副词的形容词
3.用如副词的动词
4.用如副词的数词表达形式
5.有“然‘如”等小品词的富有表现力的副词

第十一章否定
1.p/f否定词
(a)不(b)否(c)弗(d)非(e)叵(f)盍
2.m/w否定词
(a)毋、无、无(b)勿(c)亡(d)罔(e)莫
(f)未(g)微(h)靡(i)蔑(j)末

第十二章体、时、语气
1.动词的体——动词前的小品词
(a)既(b)未(c)动词前的“已”
2.句子的“体”——句末小品词
(a)矣(b)也(c)已(也已、也已矣)
3.表示时间的词
(a)话题位置上的时间表达(b)尝(c)曾
(d)将(e)且(f)方(g)始(h)初
4.语气
(a)其(b)殆、庶几(c)盖(d)毋(无)和勿
(e)宁

第十三章表示包含和限定的名前词和副词性的词
1.表示包含的词
(a)诸(全部;表示属于某一类别的成员)
(b)凡(c)“皆”和“举”(d)俱(e)各
(f)每(g)源于动词的词
2.限定
(a)唯(惟,维)(b)独(c)其他相似的词
(d)用句末小品词表示的限定
3.一些、没有谁(没有什么)
4.表示自指和复指的具有代词性的副词

第十四章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1.祈使句
2.疑问句
3.感叹句

第十五章复句
1.意合连接与形合连接
2.条件从句
3.让步从句
4.时间分句
5.起因、原因

注释
例证出处
参考文献
中文词语索引
词语索引
译者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