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人的逻辑
  • 投资人的逻辑
  • 投资人的逻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投资人的逻辑

3 八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智超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09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孔351

上书时间2024-06-15

回味书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于智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21-09
  • 版次 1
  • ISBN 9787559653048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312页
  • 字数 180.00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资本市场在逐渐健全的过程中,尤其是科创板的快速大力推出、科创板注册制的敞口拓宽,将加快打破原有拟上市公司融资困境,改变现有上市公司业态分布。
  如何让股权投资变得简约化,企业在进行融资时,产生股权融资需求大于债权融资需求的认知,这是本书希望能在国内资本市场风云变化之际跟大家分享的。
【作者简介】
于智超

*清华大学法律硕士,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工商管理硕士(FMBA),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委员。

*金融从业十余年,被投企业已有数十家登录A股及科创板。

*曾在《上海证券报》、《国际金融报》等刊物发表过金融时评十余篇。
【目录】
一、投资机构篇

(一)投资机构爱的企业画像 /003      

1.投资机构爱的企业的三个标准 /004

2.实际控制人性格决定企业精神 /013

(二)投机机构尽职调查“三板斧”,斧斧砍出“不能投的理由” /019

1.业务尽职调查能顶大半边天 /019

2.法律尽职调查看“皮” /024

3.财务尽职调查看“骨” /027

(三)估值方法运用的不同 /033          

1.投资运用的多种估值方法简析 /033

2.估值方法适用于不同行业 /043

(四)投资的风口在哪里? /048                                    

1.投资人看重的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 /048

2.投资人看重的产业之二——半导体产业 /057

3.投资人看重的产业之三——医疗健康产业 /064

(五)专业人员素养怎样提升才到位? /072            

1.投资机构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072

2.情商与智商双增长才是硬道理 /077

(六)机构除了投资还要进行赋能  /083

1.投资带来的是不一样的钱 /083

2.投后管理无比重要 /088

(七)双循环 :募资要考虑的那些事儿 /094

1.成为 LP 的国有“力量”有哪些?  /094

2.民间的 LP 哪里找? /101

3.投资战略性亏损和企业战略性亏损的区别 /105

4.把手里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才是选项 /113

5.“宝贝儿子”变成“金主爸爸”的规律 /117

(八)LPA 核心条款讲解 /125                                    

1.普通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和基金管理人 /126

2.基金出资、规模和存续年限 /127

3.管理费 /128

4.收益分配 /129

5.投资方向、投资标准及投资禁止约定 /130

6.重新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投资结构设计 /131

7.回拨机制 /134

二、被投实体企业篇

(一)企业怎么打扮成投资机构喜欢的样子 /137

1.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团队 /137

2.漂亮的商业计划书由哪些内容构成? /141

3.能揣摩出投资人心思的企业不简单 /145

4.企业估值为什么上不去? /152

(二)绑定核心团队的股权激励怎么做? /159

1.因人因时制宜,选择合适的激励对象  /159

2.激励方式上有多种选择 /166

3.定价方式、股票和资金来源 /170

4.发生纠纷实属平常,尽量做好事先预防 /175

(三)员工与公司的协议有哪些条款需要签署? /179

1.竞业禁止条款在关键时可以保护公司核心业务 /179

2.个人研发的知识产权归属公司所有 /181

(四)投资协议中哪些约束性条款重要? /186

1.保密协议的隐形重要性 /186

2.对赌回购不要轻易去碰 /193

3.反稀释条款保护了谁? /202

4.领售权、随售权、清算优先权条款解析 /208

(五)上市前的焦虑源于四个因素 /213

1.国内上市后一轮融资找谁  /213

2.实际控制人及团队控股比例稀释多少合适? /219

3.地方产业基金不香吗? /225

4.在境内上市还是在境外上市是如何权衡出来的? /230

(六)找定位 :判断自身估值逻辑关键点 /240

1.从投资估值看战略与执行 /240

2.自身的出价得投资机构认可才行 /244

(七)上市只是“猜中的开头”,结局永远在远方 /251

1.上市前的内部绊脚石 /251

2.外部拦路虎也很可怕 /255

3.“家大业大”之后该分拆上市吗? /259

(八)国内公司上市后的运作方式 /267

1.立足当地主业,做大做强 /267

2.发力并购基金要居安思危 /269

3.深入挖掘主业带来的衍生价值 /270

附录 1 专业名词解释 /272 

附录 2 业务尽职调查清单模板 /277

附录 3 投资意向书模板  /283 

后 记 /29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