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美学范畴史(第3卷)
  • 中国美学范畴史(第3卷)
  • 中国美学范畴史(第3卷)
  • 中国美学范畴史(第3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美学范畴史(第3卷)

22 1.4折 158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振复 编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西5

上书时间2023-07-10

回味书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正版库存书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振复 编
  •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4
  • 版次 1
  • ISBN 9787544029681
  • 定价 1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1547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范畴史(共3册)》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的一个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中国美学范畴的酝酿(自先秦至秦汉);第二卷,中国美学范畴的建构(自魏晋至隋唐);第三卷,中国美学范畴的完成(自宋元至明清)。《中国美学范畴史(共3册)》认为,中国美学范畴史,是一个由“气”、“道”、“象”所构成的三维历史、人文结构。人类学意义上的“气”、哲学意义上的“道”与艺术学意义上的“象”,依次作为中国美学范畴的本原、主干与基本范畴,各自构成范畴群落且互相渗透,共同构建了中国美学范畴的历史、人文大厦。《中国美学范畴史(共3册)》对此进行了持之有据的深入研究,期望历史与逻辑能够达到统一,力求体现历史优先、回到文本的治学原则。
【作者简介】
王振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2002)、《中国美学思问录》(2003)、《中国美学史教程》(2004)、《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1990)、《周易的美学智慧》(1991)、《建筑美学》(1987,中国台湾1993)、《中华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1989,中国台湾1993)、《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2000)、《大地上的“宇宙”》(2001)、《中华意匠》(2001)、《宫室之魂》(2001)、《人居文化》(2001)、《中国建筑艺术论》(2001)、《中国建筑文化大观》(2001,主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170篇,曾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图书奖及各类学术奖十余项。
【目录】
第一卷
第一编(一)天人之学与先秦美学范畴的酝酿
概述
第一章从原始混沌到力的对峙与人的现身
第一节原始混沌
第二节帝与且(祖)
第三节生与天人
第二章命的授受与主体的获得
第一节天命与德行
第二节主体的树立
第三章“道”的歧出与人的祛魅
第一节天人殊途
第二节道的歧出
第三节天与道
第四节人格之美善
第四章心的和合与人的解放
第一节尽心与心斋
第二节心性的解放
第五章“理”的定一与感性生命
第一节群的人与定的理
第二节感性生命的社会化
第一编(二)心性之学与先秦美学范畴的酝酿
概述
第一章形而上者谓之道——道体的确立与审美本体之根
第一节道:作为哲学范畴及其哲学化的历程
第二节自然自在的本体之道:审美本体的理论奠基
第三节道通为一生化万物:道物关系及其审美意义
第四节道:作为生命境界
第五节以仁释道:审美本体的德性根基
第六节哲学本体与伦理本体的融合:易之为道
第二章生命之本·审美之魂——气论、心性论与审美人格的奠基
第一节气本论的滥觞
第二节老子论气与圣人人格
第三节管子精气说及其心性论
第四节气本论的确立及其审美意义——庄子论气、心性及理想人格
第五节孔子论血气与尽善尽美的君子人格
第六节《性自命出》崇情的心性论及其美学观
第七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养心”及审美人格
第九节周易“崇生”的生命观与“阴阳交感”的美学论
第三章道的呈现·美的凝结——论“象”与先秦艺术形态的雏形
第一节象:艺术形态论
第二节言意关系:艺术表达论
第三节艺术范畴命题群释
第二编宇宙论与秦汉美学范畴的酝酿
概述
第一章天、人理念与宇宙论
第一节天的宇宙论意义
第二节人论
第二章性、情、欲之辨
……
第三章气范畴的文脉流渐
第四章象范畴的人文踪迹
第五章道范畴的历史与人文解读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卷
第三卷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库存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