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全笔迹

4.6 1.3折 36 八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杨、任文科、郑义 译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7-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5FF

上书时间2025-01-02

学长旧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杨、任文科、郑义 译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 2017-10
  • 版次 1
  • ISBN 9787229124007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0页
  • 字数 179千字
【内容简介】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受到广泛质疑。社会主义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力量”,在金融海啸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生命力。

 

    但是,从更深层次上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起了这么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对的?除了我们国家的很多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早有定论之前,一个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人——特里.伊格尔顿于2011年4月在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WHY MARX WAS RIGHT》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这也是当前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成果。

 

    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正是基于多年对马克思主义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认为,让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契机正在显现。

 

    作者“申辩”式的写作手法提醒了人们,马克思以科学、辩证的方法诠释历史,但着眼点仍是人类的未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要颠覆的正是资本主义带来的人与物质异化的事实——而这正是资本主义越成功、道德就越败坏的原因。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其对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彻底的揭露,还在于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当今社会同样适用。该书进一步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个*佳的契合点,对我国当下的经济建设有着深远且具操作性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特里.伊格尔顿,当代*具国际声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英国当代思想家。他一直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左派”自居,对马克思的坚守和发展使其理论独树一帜。他曾先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高校任教,著有多部重要文化及思潮理论观察的书籍。他的著作《文学理论导论》对新潮流的介绍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被重印了将近二十次。查尔斯王子称其为“可怕的伊格尔顿”。

【目录】

第一章    驳马克思主义终结论

 

 

 

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已经终结。

 

 

 

伊格尔顿之辩:

 

这个看似诱人的想法存在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有史以来出现过的对资本主义最透彻、最严历、最全面的批判,也是唯一大大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批判。由此可以断定,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必然存在;马克思主义只有在淘汰了它的对手之后,才会自我淘汰。

 

 

 

第二章   驳马克思主义实践有害论

 

 

 

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社会主义意味着自由的匮乏与物质的短缺。

 

 

 

伊格尔顿之辩: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就是奴役、种族灭绝、暴力和剥削的历史。资本主义是在无数人的血泪中造就出来的……

 

马克思本人是反对死板教条、军事恐怖、政治压迫和专制国家权力的。

 

市场社会主义废除了私有财产、社会阶级和剥削,让经济权力置于实际生产者的手中。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更加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第三章    驳马克思主义宿命论

 

 

 

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世俗化的天意论或宿命论。

 

 

 

伊格尔顿之辩:

 

没有证据可以证明马克思从整体上讲是一个宿命论者。马克思并不认为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躺在床上睡大觉。相反,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一旦衰落,劳动人民就必须挺身而出,不仅没有任何理由不将其取而代之,而且有充分的理由将其取而代之。

 

 

 

第四章   驳马克思主义乌托邦论

 

 

 

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梦想。

 

 

 

伊格尔顿之辩:

 

对马克思来说,乌托邦蓝图分散了人们对当前政治任务的注意力。与其把精力投入对于乌托邦蓝图的幻想,倒不如使其服务于政治斗争来得更富有成效……马克思的观点认为,不要去幻想理想的未来,而要去解决阻碍美好未来实现的现实矛盾。

 

 

 

第五章   驳马克思主义还原论

 

 

 

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这是经济决定论的一种形式。

 

 

 

伊格尔顿之辩:

 

那种以为对马克思来说一切事物都由“经济”决定的说法,是荒唐的且过于片面的。在马克思看来,是阶级斗争塑造了历史进程,而阶级并不能被还原为经济因素。

 

 

 

第六章   驳马克思主义机械唯物论

 

 

 

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认为除了物质什么都不存在,他对人性的精神向度毫无兴趣。

 

 

 

伊格尔顿之辩:

 

作为一个男人,马克思有激情,好讥讽,喜幽默,充满热情,和蔼可亲,能言善辩,不屈不挠,曾经顽强地经受住了极端贫困和慢性疾病的考验。当然,他是一位无神论者,但是并非只有信教之人才能成为精神导师。

 

 

 

第七章   驳马克思主义阶级痴迷论

 

 

 

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最为过时之处在于它对阶级的无聊痴迷。

 

 

 

伊格尔顿之辩:

 

阶级之于马克思,就如同德性之于亚里士多德,并不是一个“你感觉如何”的问题,而是“你在做什么”的问题——你是奴隶、自雇农、佃农、资本拥有者、金融家、出卖劳力者,还是小业主,等等。

 

马克思之所以赋予工人阶级如此重要性,原因之一在于,他认为他们肩负着解放全人类的重任。

 

 

 

第八章  驳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论

 

 

 

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者倡导暴力政治行为。

 

 

 

伊格尔顿之辩:

 

就算社会主义革命通常伴随着暴力,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有产阶级往往不会拱手让出他们的特权。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暴力的使用能够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之内,因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不是政变,更不是自发的不满情绪的大爆发。革命的目的并不是搞垮一个国家。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