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往创新国家之路:改革年代的产业创新
  • 通往创新国家之路:改革年代的产业创新
  • 通往创新国家之路:改革年代的产业创新
  • 通往创新国家之路:改革年代的产业创新
  • 通往创新国家之路:改革年代的产业创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通往创新国家之路:改革年代的产业创新

9.52 3.0折 32 九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寇宗来 著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0C

上书时间2024-06-28

学长旧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寇宗来 著
  •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1
  • 版次 1
  • ISBN 9787543215412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1页
  • 字数 196千字
  • 丛书 中国改革30年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通往创新国家之路:改革年代的产业创新》开篇以翔实的数据描述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的沧桑变化。在第1章(计划体制的遗产),《通往创新国家之路:改革年代的产业创新》对改革前中国集中型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集中型科技体制的结构、行为和绩效,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第2章(科学的春天)和第3章(面向经济主战场)回顾了1978年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路径。第4章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做了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第5章到第7章,针对一些代表性的行业和企业,对改革以来中国国家创新体系进行了微观层面的分析,考察产业政策、知识产权政策、FDI政策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第8章从投入和产出角度考察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最后,第9章对《通往创新国家之路:改革年代的产业创新》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作者简介】
寇宗来,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创新与知识产权、网络经济学及契约理论。在《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著作有《产业经济学》(卷一)和《专业制度的功能和绩效》。
【目录】
0绪论
0.1“奇迹”的诞生:30年改革与中国经济的沧桑巨变
0.2“奇迹”还是“神话”:粗放式增长何以持续?
0.3走进“黑箱”,揭开“谜底”:本书的研究方法
0.4本书的章节安排
1计划体制的遗产
1.1“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方针
1.2“自力更生”为主导的技术战略
1.3解放第一生产力:路在何方?
2科学的春天
2.1解放思想,“拨乱反正”
2.2恢复科技秩序
2.3积极尝试,摸索前进
3面向经济主战场
3.1第一阶段(1985-1992年):“堵死一头,网开一面”
3.2第二阶段(1992-1998年):“稳住一头,放开一片”
3.3第三阶段(1998-2005年):“科教兴国”
3.4第四阶段(2006年至今):鼓励自主创新
4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逻辑
4.1技术市场方案
4.2组织重构与再造
4.3产业化环境建设
5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5.1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5.2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5.3结论
6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6.1改革前中国汽车产业
6.2改革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6.3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及其效应
6.4结论
7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所面临的知识产权壁垒
7.1DVD专利纠纷
7.2思科诉华为
7.3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
7.4如何应对知识产权诉讼?
7.5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祸兮?福兮?
8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绩效分析
8.1科技活动的投入情况和行为主体
8.2科技活动的产出情况和行为主体
8.3结论
9结语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