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的川军:老兵口述实录
  • 最后的川军:老兵口述实录
  • 最后的川军:老兵口述实录
  • 最后的川军:老兵口述实录
  • 最后的川军:老兵口述实录
  • 最后的川军:老兵口述实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最后的川军:老兵口述实录

23.42 6.7折 35 九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军、裘黎阳 著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3f

上书时间2024-06-28

学长旧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书口有污渍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方军、裘黎阳 著
  •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8
  • 版次 1
  • ISBN 9787205083168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259页
  • 字数 200千字
【内容简介】
  方军多年来致力于采访幸存抗战老兵。《最后的川军:老兵口述实录》是方军历时十数年,在四川省境内对幸存的参加抗战的川军老兵所做的口述实录采访,以老兵王振庸的经历为代表,全书共采访11位老兵以及他们的身边人,从他们的口述实录中,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川军抗战的精神面貌和战争经历。
【作者简介】
  方军,1954年生,北京人。18岁参军,曾经参加襄渝铁路和新疆的南疆铁路的建设,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退役。1984年开始在日本《读卖新闻》北京分社工作。之后,在日本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部工作。再后来,自费留学日本。回国后,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研究部工作并退休。1997年,根据在日本留学时的采访资料出版图书《我认识的鬼子兵》,获得由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国图书奖、优秀图书奖。
  多年来,方军致力于采访亲历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批人”。方军认为,亲历抗战的最后一批人就是抗战巨著的最后篇章。
  图为方军和他的“抗战”收藏。这其中有来谢罪的鬼子兵送给他的日本军刀、钢盔、炮弹筒等战争遗物,也有近年来他自己已出版的关于抗战老兵题材的作品。
【目录】

王振庸:95岁的川军抗战幸存上尉/001
95岁的川军出川抗战上尉书记官王振庸先生的收藏,令我吃惊!绝对的国家一级文物!民国时期的孤本、善本、绝本!其中,“川军出川抗战”、“对日宣战”的布告都是连我国台湾省也没有的抗日战争文物。
廖季威:抱憾终生的中国占领军上校/033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美国政府致中国政府一份公文,商请中国派出一个由五万人编成的军队,协助盟军占领日本。廖季威上校奉命作为占领军的先遣人员首先赴日,成为盟军对日管制委员会、中国驻日代表团第一组上校参谋。
黄绍甫:最倒霉的远征军老兵/078
每一个老兵都是一个传奇,这些人的心路历程汇成一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黄绍甫在1944年参加远征军,开赴缅甸与日军作战,亲历枪林弹雨。我采访黄绍甫时,他当着大家的面给我一份他的自传。亲历抗日战争的老兵很多,但是,能写自传的人寥寥几。他希望传承。
刘景轼:我想寻找16年前的那张照片/114
刘景轼,95岁,蒲江人,黄埔生,战时四川防空司令部监视队副队长、防空协导委员会总干事、四川省航空委员会参谋室参谋、陆军335师参谋长,后改为355师,上校。在成都上空击落两架日机,击毙日酋奥田大佐。抗战胜利,退役,从事教育。解放后入狱,1975年特赦。
邱大明:一块假币换回一条命/122
92岁的邱大明在1937年开赴前线与侵华日军作战的时候,他的军衔是少尉,他的年龄是23岁。那时,他刚刚新婚5个月。用一个美好的汉语词汇形容,叫做“新婚燕尔”。
罗见渊:昔日铁血战衡阳/141
抗日战争时期,罗见渊所在的部队参与了多场重要的战役: 1940年的长沙会战;1943年的常德战役;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1945年8月,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罗见渊所在的74军奉命开往上海,驻复旦大学看守日军俘虏。1947年,在第三次国内战争中,于孟良崮被俘后,遣送回乡。
杨养正:四行孤军,八百壮士/149
他是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热血青年,他是死守上海四行仓库惨烈战事的亲历者,他是一位在战火中收获纯朴爱情、在60年的蹉跎岁月中用生命坚守的伟大丈夫,他就是 “四行孤军,八百壮士”的幸存者杨养正。
杨根奎:我也参加了四行仓库保卫战/170
杨根奎老人也是四行八百壮士幸存者之一。老人曾任敢死队长,与日寇拼刺刀,额头挂彩;从战俘营拼死逃出,左手腕负伤;1949年以中校侦察队长身份起义,遣乡务农。
胡正昌:被人遗忘的龙陵战役老兵/176
1938年,黄埔军校到成都招生,胡正昌报名参加考试,成为黄埔军校第17期步兵科学员。1940年12月毕业,胡正昌被分配到国军71军。1942年,在云南远征军第11集团军87师参谋处任通讯参谋。当时,驻防怒江前线,与日军隔江对峙。
黄士伟:布雷炸死日军酒井直次中将/183
黄士伟先生年逾九旬。1942年5月,当时22岁的少校代理营长黄士伟率一个排的兵力,在兰溪县城北1.5公里处设伏,埋了60多枚地雷。时隔40余年,已过花甲之年,黄士伟才知道,这次埋伏,炸死了54岁的日酋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
杨宗廉:永不消逝的抗战的记忆/200
杨宗廉,1924年出生于成都。成都石室高中班学生,1944年偷偷报名参军,到了昆明以后才写信通知家人,“那个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就是觉得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所以毅然参军”。10月,加入远征军宪兵独立第三营四连三排七班。所在部队主要担负保卫野战医院安全。
王铭章:抗日英雄身后事/203
王铭章,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在中国抗日战争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 (今山东滕州)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附录 不要忘记侵略战争带来的空前浩劫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口有污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