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4.52 1.6折 28 九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春 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6b

上书时间2024-06-27

学长旧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陆春 著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4051082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智慧妈妈育儿经验谈系列三部:

  这个系列从过来人的角度,为正在迷茫的年轻爸妈们指点迷津,理清思路,提出建议。别人的经验可能不是最好的教育,但是你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思路。

  本系列三大看点:

  看点一:贴近实际。这套书都是育儿经验谈,根据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提出了非常多的方法。每个方法都可以拿来就用。比教育专家的教育理念更加贴近实际。

  看点二:紧扣热点。三本书所探讨的问题都是最具有代表性、最令家长纠结和头疼的问题,紧扣家庭教育的热点。

  看点三:可读性强。这套书没有枯燥的理论,是妈妈们用叙述的方式,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记录下的孩子的成长。可读性更强。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是一本送给没时间自己带孩子的父母的一本书。

  很多教育专家批评说爷爷奶奶带孩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是现实的问题是父母必须要上班,来维持生活开销,一方放弃工作回家带孩子无疑在这个高物价、高生活成本、高教育成本的今天是不现实的。所以怎样在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前提下保证孩子不被爷爷奶奶“带坏”是最重要的。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给有同样烦恼的家长出了很多高招。如何让爷爷奶奶不惯坏孩子?在意见分歧的时候怎样与爷爷奶奶沟通?如果批评孩子时爷爷奶奶护着怎么办?这些敏感问题是任何一本家教书都难以找到答案的。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告诉我们:只要父母掌握好方向,爷爷奶奶做好主力,一定能把孩子带好!
【作者简介】
  陆春,教育学硕士,80后辣妈,某大型企业高管。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育儿上,都游刃有余,原因在于其深谙教育规律,更懂得与人相处的技巧,所以在公婆带孩子的情况下仍然把握好了教育的方向和基调,杜绝了隔代教育的种种弊端。
【目录】

序言 孩子由谁来带好

Part 1.爷爷奶奶的“老一套”挺有效

你一直以为爷爷奶奶带不好孩子?觉得爷爷奶奶带出的孩子会有很多问题?如果你还有这种想法,表明你还没有“长大”。爷爷奶奶有一颗祥和而包容的心,并用这颗心真心地爱着孩子。而且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第一次当爸妈的年轻人,爷爷奶奶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1.缠人的小孩

2.老小孩VS小小孩

3.带孩子探险的爷爷

4执拗的孙子挑战有耐心的爷爷

5.爷爷:你的画太有创意了

6.爷爷是个故事大王

7.时髦奶奶带孙子旅游

8.说谎没什么大不了

Part 2.关于生活的那点事:爸妈的“科学”论遭遇奶奶的“自由”论

  坚持所谓的科学养育方法,还是遵从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放任自流”?这个问题也是隔代教育家庭中非常重要的问题。相对于年轻爸妈更倾向于相信网络、专家和新理论,爷爷奶奶们更相信自己带孩子的经验。于是,家庭里便出现了“科学”和“自由”的争论。

1.妈妈:选有营养的零食VS奶奶:选喜欢的零食

2.超市里的营养课:给奶奶讲讲食品配料表

3.妈妈:均衡营养VS奶奶:肉有营养

4.妈妈:一定要吃到推荐量VS奶奶:不想吃就不吃

5.卫生间里的对话:还是不要强迫孩子吃饭

6.妈妈:吃糖是嘴馋VS奶奶:想吃是因为身体缺

7.妈妈:零食要控制VS奶奶:零食是奖励

8.妈妈:自己吃饭VS奶奶:喂着吃得快

9.幼儿园开放日上的尴尬

10.妈妈:规律作息VS奶奶:自由作息

11.幼儿园老师的一番话

Part 3.关于教育的那些事:爸妈“规矩论”PK爷奶“疼爱论”

  面对着顽皮又可爱的孩子,爸妈在这边说:“是到了该立规矩的时候了。”爷爷奶奶却在那边搂着孙子、孙女说:“我孙子已经这么懂事了,还立什么规矩?”……你的家里是否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边是孩子的教育,一边是爸妈的“疼爱”,你要如何抉择呢?

1.妈妈:发现小毛病马上严厉批评VS奶奶:孩子知道错就行了

2.“溺爱”奶奶宠出自信宝宝

3.儿子出现爱推卸责任的苗头

4.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VS大包大揽的爷爷奶奶

5.妈妈:奖罚要分明VS奶奶:要多夸奖

6.妈妈: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拒绝VS奶奶:能顺就顺

7.不懂分享的儿子

8.妈妈:孩子耍赖别理他VS奶奶:舍不得孩子受罚

9.与奶奶的君子协定

Part 4.关于学习的那些事:爸妈的全面发展PK奶奶的成绩第一

  对于学习,你更重视什么?是成绩、能力,还是有选择的科目成绩,或是更快乐的童年?相信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看法。即使在同一个家庭的家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会有不同的关注点。不过,不管观点如何变化,人们却不能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爸妈对孩子学习成绩的看法,将会与爷奶的看法相反。对教育不看重的爷奶,培养出的爸妈会格外重视孩子的学习。于是,家里便有了有关学习的争论和“对战”。

1.妈妈:一定要上早教班VS奶奶:在家教也一样

2.奶奶是儿子的早教师

3.妈妈:英语还是早早教好VS奶奶:到时再学不迟

4.妈妈:给孩子讲各方面的知识VS奶奶:学好学校教的就行了

5.儿子是个小小科学家

6.妈妈:培养思维能力重要VS奶奶:锻炼身体要紧

7.妈妈:历史启迪智慧VS奶奶:历史地理是副科

8.妈妈:小学时期不必追求成绩VS奶奶:好成绩才代表底子打好了

9.拿快乐换成绩之后

10.妈妈:学习要认真VS奶奶:做不出来就算了

Part 5.给爷爷奶奶讲讲儿童心理学

  在生活中,爷爷奶奶更注重孩子行为、饮食,如果孩子在饮食、行为或习惯等“外在”表现方面出现问题,爷爷奶奶能很快发现,并予以纠正。但在孩子心理等“内在”发展方面,爷爷奶奶的经验可能会少一些。对于这一点,爸爸妈妈们可能要有技巧地给爷爷奶奶讲讲儿童心理学。

1.“狗也嫌”的孙子

2.爱和小伙伴儿玩是好事

3.胆小孙子是因为“不安全”

4.生活这么美好,孙子没必要吃苦

5.什么事都有爷爷呢

6.你怎么这么不害羞啊

Part 6.忙爸妈带孩子有巧招

  工作忙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以为交给爷爷奶奶就没事了?那你对孩子就太不负责了。无论爷爷奶奶再怎么贴心,疼爱孩子,都比不上爸妈对孩子的关心。在孩子的成长中,爸妈的地位从不可能被取代。因此,无论你们有多忙,都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可爱的孩子渴望得到你们的关爱。事实上,无论多么忙,只要掌握方法,都不妨碍成为一个好爸妈。

1.每天给孩子1小时

2.从不“远离”孩子

3.再忙也要做到这些事

4.忙爸妈不需要“爱”泛滥

5.忙爸妈要重视“耳朵”

结束语:感谢我亲爱的婆婆和可爱的儿子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