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网络分析导论/中国新锐传播学者系列教材
  • 传播网络分析导论/中国新锐传播学者系列教材
  • 传播网络分析导论/中国新锐传播学者系列教材
  • 传播网络分析导论/中国新锐传播学者系列教材
  • 传播网络分析导论/中国新锐传播学者系列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播网络分析导论/中国新锐传播学者系列教材

9.62 2.4折 39.8 八五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于思 著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7G

上书时间2024-06-20

学长旧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于思 著
  •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9300710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5页
  • 字数 39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新锐传播学者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传播网络分析导论/中国新锐传播学者系列教材》梳理了以媒介系统为要素、以社会网络分析为方法、在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下开展的经验研究动态,这些研究大都发表在传播学科同行评议的国际刊物上。
【作者简介】
  刘于思,现执教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博士学位,曾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访问学者,美国西北大学社区网络科学实验室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包括社会网络分析、新媒体与社会、互联网与集体记忆等。曾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等期刊及ICA、AEJMC等同行评议国际会议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等多项研究。研究成果曾获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新闻与传播研究》刊物优秀论文等学术奖励,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等全文转载。
【目录】
绪论媒介研究的网络化转向与网络分析的传播学回归
上编 传播网络概述
第一章 社会网络分析及其传播学应用
第二章 传播网络的媒介系统要素与节点类别
第一节 传播网络的类型与构成
第二节 传播网络的基本形态
第三章 多理论、多层次与多维度网络分析方法
第一节 层次内网络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 跨层次与层次间网络的分析方法
第四章 传播网络的构成与关系属性
第一节 传播网络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关系类别基础上的边属性

中编 传播网络分析的理论资源
第五章 传播网络分析的社会理论
第一节 媒介机构网络:世界体系理论与中心一边缘结构
第二节 媒介内容网络:形象建构与关系管理
第三节 媒介受众网络:网络传播空间与公共领域
第四节 媒体一内容网络:作为媒介信源的精英理论
第五节 内容一媒体网络:语义网络与线上社会资本
第六节 媒体一受众网络:媒介选择与结构化理论
第七节 层次间网络:互联网空间自主的场域理论
第六章 传播网络分析的传播理论
第一节 媒介机构网络:比较媒介体制视角下的传播网络
第二节 媒介内容网络:语义网络分析的框架理论发展
第三节 媒介受众网络:传播基础设施理论与讲叙网络
第四节 媒体一内容网络:媒介生态位与新闻生产常规
第五节 内容一媒体网络:媒介间网络议程设置模型
第六节 内容一受众网络:从媒介到公众的第三层次议程设置
第七节 受众一内容网络:两级传播与选择性接触的拓展理论
第八节 媒体一受众网络:受众重叠与受众分化理论
第九节 层次间网络:作为中介物的技术与传播边界重构
第七章 传播网络分析的网络理论
第一节 媒介机构网络:组织生态与择优连接
第二节 媒介内容网络:媒介内容与复杂网络理论
第三节 媒介受众网络:同质性、接近性与平衡性理论
第四节 媒体一内容网络:意见极化的内源性动态网络效应
第五节 受众一内容网络:阈值/门槛模型和级联/瀑布模型
第六节 媒体一受众网络:社会影响理论
第七节 层次间网络:多级流动的“信源一权威一枢纽模型”

下编 传播网络分析实例
第八章 博客和微博空间中记者职业群体的线上社会网络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探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发现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记者职业群体微博社会网络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发现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十章 记者微博使用与职业群体社会资本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发现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十一章 维基百科中当代中国历史事件的再现网络结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发现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十二章 在线社会网络结构与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实验1:网络结构因素对谣言传播的影响
第四节 实验2:网络结构因素对辟谣信息传播的影响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十三章 结语:走向多理论、多层次与多维度的传播网络分析
第一节 传播网络分析的未来理论方向
第二节 未来展望:传播网络分析的范式整合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