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乐的浮沉: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插图本)
  • 古乐的浮沉: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插图本)
  • 古乐的浮沉: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插图本)
  • 古乐的浮沉: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插图本)
  • 古乐的浮沉: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插图本)
  • 古乐的浮沉: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插图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乐的浮沉: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插图本)

178 九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修海林 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2E

上书时间2024-05-23

学长旧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修海林 著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6927847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23页
【内容简介】
《古乐的浮沉: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插图本)》(作者修海林)对古代音乐历史发展中诸种音乐文化现象的审势、评判,以及对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由诸种音乐物化形态所反映出来的审美风尚情趣、文化观念意识的分析和把握,小到对某一音乐审美观念的形成、衍化以及对其中蕴含着的具民族文化传统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的微观分析,大到对音乐地域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及其历史变迁以宏观的把握,其论述的方式、角度与结论虽深浅不一、各有所致,但是它们的共同之处则在于,均为有意识地去发掘那些隐藏在诸种音乐文化现象背后,使人的音乐情感生活及其行为方式具有生命意义的文化心理形态。
【作者简介】
修海林,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音乐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音乐美学会理事,中国唱片总公司艺术顾问。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承担和组织全国教育科学“八五”、“九五”、“十五”重点规划项目课题研究。北京市市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资助项目《中国音乐学术史》主持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出版著作《古乐的沉浮一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音乐美学通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等多部,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多项。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音乐学论文80余篇。
【目录】
再版序言
新版序言
第一章古乐历史长卷的审势与评价
第一节原始乐舞——初民音乐的心理情态
一、图腾之乐
二、典礼之乐
三、农事之乐
四、战争之乐
五、生息之乐
六、原始乐舞之文化态
第二节三代礼乐——王权意识的物化形态
一、夏之礼乐
二、商之礼乐
三、周之礼乐
四、三代乐舞
五、乐之教育
六、乐之等级
第三节先秦新声——“人道”精神的情感外现
一、音乐的世俗化倾向
二、音乐的享乐倾向
三、音乐思想中的“人道”精神
第四节秦汉古乐——宏通率真的音乐风情
一、乐府新声
二、相和歌调
三、鼓吹雄风
四、神人之乐
五、汉乐风情
六、宏丽之美
第五节南北声歌——承汉启唐的清商古乐
一、清商古乐
二、胡夷乐舞
三、佛陀伎乐
四、重俗轻雅
五、乐的自由品格
第六节盛唐之音——兼容中外的隋唐燕乐
一、繁盛唐曲
二、燕乐风采
三、歌舞杂戏
四、“八音”情韵
第七节宋元曲韵——歌台戏楼的世俗情态
一、词尚乐情
二、琴调意蕴
三、谐谑伎乐
四、兴盛元曲
第八节明清乐声——俗真繁荣的市民文艺
一、纯真俗曲
二、民族乐舞
三、多姿器乐
四、趋新戏曲
五、乐尚真情
第二章古代音乐审美意识探微
第一节“桀”——古乐文化的传统审美心态
一、“柴”字的初义
二、“粢”字的衍化与农业民族文化理
三、“乐者乐也”的生命意识
四、“乐者乐也”的礼乐教化之乐
五、“乐者乐也”的审美人生之乐
第二节“和”——古代音乐审美的理想境界
一、音声之“和”
二、乐与人“和”
三、天人之“和”
第三节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
一、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二、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四、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五、墨子的音乐思想
六、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四节《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感于物而动”
二、情感与音声
三、“乐”的内容与形式
四、“乐”之关
五、“乐”之审美
第五节《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嵇康音乐观产生的基础
二、《声无哀乐论》剖析
三、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六节《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琴况之“和”
二、琴况之“静”与“清”
三、琴乐诸况之联系
四、琴况之审美意境
五、琴况审美旨趣的简要评价
第三章华夏古乐的传播、交流及其地域文化特征
第一节华夏古乐与外族外域音乐的传播与交流
一、华夏民族早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二、汉魏晋南北朝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交流
三、唐代中外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四、元明清时期中西音乐的传播与交流
第二节古乐的南北流播及其共生文化系统
一、先秦时期华夏古乐共生系统中的南北音乐
二、由汉至唐华夏音乐的南北交融及其共生状态
三、宋元明清南北戏乐的流播与更新
第三节古乐审美观的地理文化特征
一、自然气候与乐通阴阳的音乐观念
二、“能夏则大”音乐审美评价的地域文化观念
三、古乐审美中的地域文化特征
结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