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自生秩序”的中国经济史镜像 华北棉布市场变动原因研究(1867-1937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自生秩序”的中国经济史镜像 华北棉布市场变动原因研究(1867-1937

18.2 3.8折 48 全新

库存3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亮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2-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R9库 12-18

上书时间2024-12-18

齐鲁淘宝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谢亮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12-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0043994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4页
  • 字数 430千字
【内容简介】
《社会自生秩序的中国经济史镜像(华北棉布市场变动原因研究1867-1937)》内容简介:导致近代华北棉布市场变动加剧的诸多因素中,有的是市场自身一直就存在的影响因素,如人口变迁、粮棉为核心的商品结构等;有的是受外部刺激而内化为市场变动的影响因素,如开埠通商、洋布输入、近代工商业之发展、银根松紧不定以及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变化等。它们的共同作用,尤其是各类显性或隐性的市场制度建构——社会习俗、观念变化和政府政策调整——使商品棉布的生产、贸易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亦更加速了其市场发展模式的近代化转型。鉴此,谢亮所著的《社会自生秩序的中国经济史镜像(华北棉布市场变动原因研究1867-1937)》在对近代华北棉布市场变动原因的探究中,试图呈现社会“自生秩序”的中国经济史镜像,以回应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主体性问题的追问。
【作者简介】
    谢亮,男,四川省平昌县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经济史研究,现为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目录】
序自序:“自生秩序”之于中国问题研究1  绪论:“棉布研究”的论争  1.1  问题的缘起  1.2  学术史回顾——对“棉布研究”的再批判    1.2.1  纳入市场史视野研究的商品棉布    1.2.2  手工业史、商业史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视野下的棉布研究    1.2.3  思想文化史视野下的棉布及其市场研究  1.3  对“华北”的界定及相关说明    1.3.1  华北的界定    1.3.2  何以选择华北    1.3.3  研究时段的上下限    1.3.4  本文的主要数据(文献)资料  1.4  本书的分析思路及框架结构    1.4.1  本书的核心概念    1.4.2  研究主旨说明    1.4.3  本文分析思路和研究内容2  开埠通商、洋布输入与华北棉布市场变动加剧  2.1  开埠通商前的华北棉布市场    2.1.1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与家庭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2.1.2  棉布商品率的提高与市场交易量扩大    2.1.3  华北棉布和江南土布在华北市场的竞争    2.1.4  开埠通商前华北棉布市场的评价及其变动因素的分析  2.2  开埠通商后的华北棉布市场变动    2.2.1  商品棉布生产的分化    2.2.2  市场商品结构的变化    2.2.3  市场体系的变迁    2.2.4  商品总量、流通量增加与市场波动较大    2.2.5  市场价格结构变动趋势    2.2.6  商品运输方式转变    2.2.7  棉布消费群体的分化  2.3  结语3  近代华北棉布市场变动的内在因素  3.1  人口变迁与华北棉布市场变动    3.1.1  总人口数目巨大与市场总需求增加    3.1.2  人口迁徙与棉布市场需求增加    3.1.3  人口压力与商品化植棉业和手工棉布生产的发展  3.2  近代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华北棉布市场结构变动    3.2.1  市场空间结构变化    3.2.2  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城市在整个棉布市场中居关键地位  3.3  “粮棉”价格波动与棉布市场变动    3.3.1  近代华北市场以“粮棉”为核心的商品结构    3.3.2  “粮棉”商品的价格波动与棉布市场需求变动    3.3.3  “棉”价升降受“粮”价变动影响  3.4  “银根松紧”与华北棉布市场的变动    3.4.1  “银根松紧”对市场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3.4.2  棉布市场“银根松紧”变化的主要原因    3.4.3  “银根松紧”与华北棉布市场变动  3.5  战争灾荒与华北棉布市场变动  3.6  结语4  厂商经营行为变化与棉布市场变动  4.1  华北市场上的棉布厂商    4.1.1  华北市场上棉布厂商的构成  4.2  棉布厂商的资本类型及其经营制度演变    4.2.1  布商资本类型演变    4.2.2  棉布生产厂商资本类型演变    4.2.3  资本构成变化与厂商经营制度嬗变  4.3  布商经营行为嬗变与棉布市场变动    4.3.1  布商大量采购并推销洋布    4.3.2  布商与棉布市场的拓展    4.3.3  本土布商营销理念演变与市场变动    4.3.4  布商劣行与棉布市场变动  4.4  中外布商竞争、合作关系演变与华北棉布市场变动    4.4.1  洋商间市场竞争与华北棉布市场变动    4.4.2  中外商人间的市场竞争与合作  4.5  竞争视野下的30年代民族纺织业危机与棉布市场变动  4.6  抵货运动与华北棉布市场的变动——以抵制日货为侧重兼及棉纺织业危机    4.6.1  近代华北抵制外货运动的起因    4.6.2  抵货运动与华北棉布市场的变动    4.6.3  抵货运动与华北棉布市场变动的另类表现形式    4.6.4  抵货运动与华北棉布市场变动之关系再评价  4.7  结语5  政府政策调整与华北棉布市场变动  5.1  开埠通商前华北棉布市场变动的制度环境分析    5.1.1  公共产品层面    5.1.2  具体实践层面  5.2  不平等条约与近代华北棉布市场制度体系剧变    5.2.1  不平等条约体系与传统市场的制度体系的结构性矛盾    5.2.2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结构性调整  5.3  政府政策调整与近代华北棉布市场制度体系之重建    5.3.1  设立新职能机构    5.3.2  重构市场的近代化法制体系    5.3.3  政府重建市场金融(货币)制度体系的努力  5.4  政府引导或推动棉布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    5.4.1  政府通过奖励政策引导棉纺织产业发展    5.4.2  通过税收减免促进国内棉织品的销售    5.4.3  政府拨官款兴办或资助棉布业    5.4.4  政府法规明确提倡服用国货、禁用洋货,直接干预棉布市场    5.4.5  政府推动棉花种植  5.5  政府政策调整与棉布市场变动之关系余论:以税收政策为中心  5.6  结束语6  余论:多元变动因素与市场“自生秩序”  6.1  多元变动因素与市场发展模式转型    6.1.1  多元变动因素加速华北棉布市场发展模式转型    6.1.2  多元变动因素与华北棉布市场发展模式转型的困境    6.1.3  多元变动因素与传统社会经济结构自我调适的困境  6.2  市场变动中的“自生秩序”、“外在变量”    6.2.1  市场制度谱系“近代化”演进中的“理性”关涉    6.2.2  市场制度谱系“近代化”演进与华北棉布市场的“自生秩序”    6.2.3  宪政原则与市场发展模式转型可能的理想图系  6.3  结语附录参考文献后备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