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版)/21世纪经济管理类精品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版)/21世纪经济管理类精品教材

26.24 7.5折 35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石晶莹、李金凤、徐尚 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

版次3

装帧平装

货号R2库 10-28

上书时间2024-10-30

齐鲁淘宝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石晶莹、李金凤、徐尚 编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9
  • 版次 3
  • ISBN 9787302411765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2页
  • 丛书 21世纪经济管理类精品教材
【内容简介】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3版)/21世纪经济管理类精品教材》按照《资本论》的逻辑结构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分析,着重阐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本书理论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重点明确,在原有第2版内容基础上,增添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典型原理的比较”以及“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的解析”两方面内容。这两方面内容的添加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理论魅力,加深了读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科学性的认识,提高了读者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辨别力,对于构建读者完整知识结构,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经济学原理,有助于打造扎实的理论功底,为今后的理论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学实践铺平道路和指明方向。
  本书主要适合于财经类院校本科生的教学使用,也可作为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理论学习用书。

【作者简介】
  石晶莹,女,黑龙江省肇东人,师从理论经济学界泰斗——卫兴华教授。现任职于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2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2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4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西方   7

 

四、不能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9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体系   1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4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4

 

二、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4

 

三、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1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7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17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8

 

思考题   21

 

附录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比较   22

 

附录二 理论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23

 

附录三 经济学研究的哲学方法和数学方法   24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25

 

第一节 商品   25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25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6

 

三、商品的价值量   28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0

 

第二节 货币   32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32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35

 

三、货币的形式   39

 

四、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   41

 

思考题   42

 

附录一 关于“劳动二重性”的科学性问题   42

 

附录二 “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比较   44

 

附录三 《资本论》中对世界货币和汇兑率的阐述   45

 

附录四 经典作家对“生产价值的劳动”的几点深入解析   46

 

第二章 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   51

 

第一节 价值规律   51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51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52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52

 

第二节 市场经济   54

 

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54

 

二、市场经济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57

 

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体现   58

 

思考题   60

 

附录一 马克思“价值规律”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之理论比较   60

 

附录二 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介绍   62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值   65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65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65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66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68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68

 

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70

 

三、剩余价值率   72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73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73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75

 

三、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79

 

四、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的源泉   81

 

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82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83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83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86

 

三、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   88

 

四、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   89

 

思考题   90

 

附录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和对待“剥削”问题   90

 

附录二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资本理论的比较   92

 

附录三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劳动力在社会生产中

 

作用的不同评价   94

 

附录四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工资理论的比较   95

 

第四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98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98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98

 

二、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00

 

三、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103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   104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不断提高   104

 

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106

 

三、相对人口过剩   107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109

 

一、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09

 

二、无产阶级的贫困及其在当代的表现   110

 

第四节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112

 

一、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   112

 

二、资本积累的历史总趋势   113

 

思考题   114

 

附录一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怎样成为决定资本

 

积累规模的因素   115

 

附录二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失业理论比较   116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119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119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119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122

 

三、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   123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124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   124

 

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25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128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29

 

思考题   130

 

附录一 在现实经济中“产业资本循环”并不总能正常运行   130

 

附录二 资本循环和周转中的货币和信用问题   132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134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134

 

一、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134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35

 

三、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38

 

四、生产资料生产较快增长   142

 

第二节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143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143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及经济危机的新特性   145

 

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150

 

思考题   152

 

附录一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关系   153

 

附录二 马克思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   154

 

附录三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   155

 

附录四 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   157

 

第七章 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分配   161

 

第一节 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161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61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65

 

三、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170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73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职能和作用   173

 

二、商业利润   175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77

 

第三节 借贷资本与银行资本   179

 

一、借贷资本   179

 

二、银行资本   182

 

第四节 资本主义信用   184

 

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184

 

二、信用的形式   185

 

三、信用工具   187

 

四、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90

 

第五节 资本主义地租   191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191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及其形式   193

 

三、土地价格   202

 

第六节 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203

 

一、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实质   203

 

二、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203

 

三、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204

 

思考题   204

 

附录一 马克思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比较   205

 

附录二 “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及如何评价“按要素分配”   207

 

附录三 马克思的利息理论与凯恩斯的利息理论的比较   209

 

附录四 西方关于马克思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转形问题”的争论   211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213

 

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   213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13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217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222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24

 

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224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225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226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调控   229

 

一、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229

 

二、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232

 

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及手段   233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两重性   238

 

思考题   240

 

附录一 郎咸平谈“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240

 

附录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竞争—垄断理论的比较   242

 

附录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宏观调控理论的比较   245

 

第九章 资本主义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世界货币   249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   249

 

一、资本主义国际贸易   249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51

 

第二节 商品的国际价值和国际价格   253

 

一、商品的国际价值   253

 

二、商品的国际价格   255

 

三、价值规律在世界商品市场上的作用与不平等交换问题   257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世界货币   261

 

一、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金本位制   261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金汇兑本位制   262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   263

 

四、牙买加体系   265

 

五、国际货币制度变迁与展望   266

 

思考题   267

 

附录一 马克思的国际经济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   267

 

附录二 美元的“世界货币”红利   269

 

第十章 资本的国际化运动及经济全球化   272

 

第一节 资本国际化的形成与发展   272

 

一、资本国际化的必然性   272

 

二、资本国际化的形成与发展   272

 

第二节 资本国际化的表现形式   274

 

一、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274

 

二、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276

 

三、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277

 

第三节 资本国际化的影响   279

 

一、对世界经济的总体影响   279

 

二、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280

 

三、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281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新秩序   282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282

 

二、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283

 

三、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285

 

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86

 

思考题   287

 

附录 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简介   287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调节   289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289

 

一、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289

 

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291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293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   295

 

一、国际经济调节及其原因   295

 

二、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方式   296

 

三、资本主义国际经济调节的作用   300

 

思考题   302

 

附录一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及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   302

 

附录二 亚投行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   304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305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   305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作用   305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309

 

第二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312

 

一、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312

 

二、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316

 

思考题   318

 

附录一 科学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   318

 

附录二 余斌老师谈“历史并未终结”   319

 

参考文献   32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