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黄鹤 渝鄂边境三村土家族生活样态的人类学考察
¥
48
5.6折
¥
8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田阡、王俞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R2库 11-12
上书时间2024-11-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田阡、王俞 著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8
-
版次
1
-
ISBN
9787513034289
-
定价
8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2页
-
字数
50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重庆这片区域在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首先是重庆的地理位置,重庆位于中国的腹地,在习惯上称之为“西南”,实际上在中国地理位置上是中部偏东。地处长江上游,是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古往今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古代的巴楚战争,到元时的钓鱼城之战,以及民国抗战时首都就可见一斑。其次,重庆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200万年前的“巫山人”到农业起源时的新石器文化,从别具一格的巴国青铜文化到石盐生产中心。其三,重庆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古往今来族群互动繁多,迄今还保留4个民族自治县(原来有6个自治县),分布着上百万的土家族和苗族。其四,重庆是中部经济核心地区,是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的交通枢纽,是中国制造业、高科技、高等教育的核心区。当前重庆经济飞速的发展带来的社会、文化急剧变迁,为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 【作者简介】
-
田阡, 人类学博士,教授。1973年出生于湖北荆州。曾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现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西南大学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信访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国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入选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获省部级人文社科奖励二等奖一项。担任《华人应用人类学学刊》执行编辑、《Chinese Sociology Anthropology》编委。在《人民日报·理论版》、《新华文摘》等专业学术刊物以及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有关于族群与区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域研究等方面的论文和专著。
- 【目录】
-
图表目录 4
第一章 区域概况 5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5
第二节 社会经济环境 7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11
第二章 经济模式 14
第一节 经济概况 14
第二节 农业 15
第三节 养殖业 29
第四节 渔业 37
第五节 个体手工业 38
第六节 外出务工 44
第七节 微型企业 57
第三章 社区管理 64
第一节 社区管理的沿革 64
第二节 社区管理的组织机构 67
第三节 社区管理的政策及运行 70
第四节 社区管理文化 72
第四章 婚姻与家庭 74
第一节 婚姻 74
第二节 家庭 88
第五章 社会生活 100
第一节 生活方式 100
第二节 交通 106
第三节 饮水 109
第四节 通讯 113
第五节 燃料来源 114
第六节 社会治安 116
第六章 教育 118
第一节 学校教育 118
第二节 家庭教育 123
第三节 教育现状及影响 126
第七章 宗教信仰 135
第一节 祖先崇拜 135
第二节 民间信仰 137
第三节 法师与法术 145
第八章 风俗习惯 147
第一节 生活习俗 147
第二节 婚丧习俗 156
第三节 人生礼俗 180
第四节 节日习俗 196
第五节 禁忌 199
第六节 恶风陋习 202
第九章 科技与卫生 207
第一节 科学技术 207
第二节 医疗卫生 211
第十章 文体娱乐 220
第一节 民间故事 220
第二节 文体活动 221
第三节 方言 265
第四节 谚语 273
第五节 农谚 279
第六节 歇后语 28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