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模式”及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
30.95
5.5折
¥
56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谢菲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R2库 11-25
上书时间2024-11-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谢菲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8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60184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8页
-
字数
310千字
- 【内容简介】
-
该书稿以美国洛杉矶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洛杉矶大都市区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了其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如科技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并分析该模式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层面的双重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世界大城市(伦敦、东京、巴黎)空间结构从单中心模式走向洛杉矶模式的实证分析,揭示洛杉矶模式的重要意义。在我国,部分城市或区域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洛杉矶模式也越来越多地被政府、城市规划等部门所接受并应用。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广泛,包括资本不平衡地理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土地规划使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内容。而洛杉矶模式在这些方面都可以给我国以重要启示。
- 【作者简介】
-
:
谢菲,历史学博士,博士后,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福建省党史研究会理事、中华美国史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中美城市化比较研究。曾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访学。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福建省教育厅课题1项。
- 【目录】
-
绪论上篇 第一章 洛杉矶的早期发展 第一节 洛杉矶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第二节 洛杉矶大都市区的形成 第三节 同期美国城市发展特点 第二章 “洛杉矶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洛杉矶大都市区的发展 第二节 “洛杉矶模式”的形成 第三节 “阳光带”与“冰雪带”的比较 第三章 分散化、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成因(上) 第一节 交通工具变革与人口的分散化 第二节 “好路运动”与联邦高速公路计划 第三节 信息时代与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变化 第四章 分散化、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成因(下) 第一节 私人住房的种族隔离取向 第二节 联邦政府的住房政策导向 第三节 洛杉矶的城市发展规划 第五章 洛杉矶模式的双重影响 第一节 经济层面的分析 第二节 政治层面的分析 第三节 社会层面的分析 第四节 生态层面的分析 第六章 从芝加哥到洛杉矶——世界大城市发展新模式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 第二节 伦敦、巴黎、东京的多中心模式比较 第三节 巴黎:轴向空间扩展模式下篇 第七章 “洛杉矶模式”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洛杉矶学派城乡思想的现代意义探析 第二节 洛杉矶学派资本一空间关系研究 第三节 “洛杉矶模式”与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 第八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洛杉矶模式”研究 第二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乡一体化进展 第三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展望结语主要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