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区农村生态工程建设
¥
45.06
5.6折
¥
80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严斧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R2库 11-25
上书时间2024-11-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严斧 著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1625762
-
定价
8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7页
-
字数
65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中国山区农村生态工程建设》系统解读了有关领域生态学的基础知识,介绍了16个有区域代表性的山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经验、38个小流域治理的典型案例、10类适合在山区推广的主要农村生态工程的原理、结构设计、基本模式、效益与典型,以及9个方面的相关生态集成技术。
- 【作者简介】
-
:
严斧,1938年生,1981年华南农业大学硕土研究生毕业,吉首大学教授。在湘西武陵山区基层从事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工作以及大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共40多年。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在作物生态、农业生态等应用生态学方面。已发表学术论文60篇,出版著作3部:《农业生态学》(湖南科技出版社,1987,与骆世明、陈聿华合著);《旅游生态学》(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作物光温生态》(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 【目录】
-
1 中国山区农村生态环境特点与生态文明建设
1.1 中国山区概况
1.2 中国山区农村生态环境基本特点
1.2.1 山区农村绝大部分土地是坡地,小流域是坡地组合的基本形式
1.2.2 生态环境和农、林、牧生产的多样性及立体性
1.2.3 土壤种类繁多且呈垂直地带分布
1.2.4 富有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1.2.5 富有可再生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1.2.6 自然灾害频繁
1.3 中国山区农村生态环境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1.3.2 山区特有的环境与资源优势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1.3.3 耕地用养失调,土壤肥力下降
1.3.4 面源污染未能根治,农畜产品安全性有待提高
1.3.5 农村生活与生产能源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1.4 中国山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1.4.1 内涵
1.4.2 案例
2 中国山区生态屏障体系的保护与建设
2.1 相关的主要生态学概念
2.1.1 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2.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1.3 生态安全、生态功能区与生态屏障
2.1.4 生态修复
2.1.5 生态补偿
2.1.6 生态移民
2.2 中国山区生态屏障体系
2.3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3.1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与生态功能分区
2.3.2 青藏高原的生态服务功能
2.3.3 青藏高原当前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3.4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保护与建设
2.4 长江流域上、中游高原、山区、库区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
2.4.1 长江流域上游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4.2 对于修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不同意见的争议
2.4.3 三峡库区农村的生态建设
2.4.4 长江流域中游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4.5 南水北调工程
2.4.6 长江流域上、中游防护林体系的保护与建设
2.5 黄河流域高原与山区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5.1 黄河源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5.2 甘南湿地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5.3 黄土高原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5.4 三门峡建坝的反思
2.6 西南与华南山区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6.1 西南岩溶山区当前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6.2 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的主要措施
2.6.3 珠江流域山区农村生态环境特点与现状
2.6.4 珠江流域分区生态建设
2.6.5 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保护与建设
2.7 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区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7.1 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区生态屏障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
2.7.2 东北林区的生态衰退、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
2.8 华北山区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8.1 华北山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2.8.2 华北山区的生态恢复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2.9 秦巴山区与淮河流域山区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9.1 秦巴山区与淮河流域山区的生态功能
2.9.2 秦巴山区与淮河流域山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9.3 秦巴山区与淮河流域山区生态屏障的保护与建设
2.10 东南沿海山区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10.1 武夷山区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10.2 东南沿海防护林建设
2.11 内流河区域山地生态屏障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建设
2.11.1 塔里木河流域
2.11.2 河西内陆河流域
2.12 三北人工防护林生态屏障的建设与效益
2.12.1 三北工程概况
2.12.2 三北工程已取得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2.12.3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
3 中国山区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典型经验
3.1 中国式现代生态农业
3.1.1 中国式现代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定义
3.1.2 中国式现代生态农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3.1.3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的实践
3.2 山区生态农业县建设典型
3.2.1 黑龙江省拜泉县
3.2.2 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
3.2.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
3.2.4 陕西省延安市
3.2.5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
3.2.6 山东省五莲县
3.2.7 湖北省京山县
3.2.8 重庆市大足县
3.2.9 四川省洪雅县
3.2.1 0贵州省毕节市
3.2.1 1贵州省安顺市
3.2.1 2云南省易门县
3.2.1 3湖南省慈利县
3.2.1 4江西省婺源县
3.2.1 5江西省兴国县
3.2.1 6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
3.3 生态农业县建设效益、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3.3.1 建设效益
3.3.2 当前存在问题
3.3.3 今后发展方向
4 山区农村小流域生态建设和高效生态工程典型经验
4.1 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建设和高效生态工程典型经验
4.1.1 黄土高原小流域主要类型
4.1.2 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建设和高效生态工程典型经验
4.2 西南和南方岩溶山区小流域生态建设和高效生态工程典型经验
4.2.1 西南和南方岩溶山区农村生态环境基本特点及面临的生态问题
4.2.2 西南和南方岩溶山区小流域生态建设和高效生态工程典型经验
4.3 南方红壤黄壤山地丘陵区小流域生态建设和高效生态工程典型经验
4.3.1 南方红壤黄壤山地丘陵区农村生态环境特点及面临的生态问题
4.3.2 南方红壤山地丘陵区小流域生态建设和高效生态工程典型经验
4.4 其他山区小流域生态建设和高效生态工程典型分析
4.4.1 南方紫色土山区小流域生态建设和高效生态工程典型分析
4.4.2 华北石山区小流域生态建设和高效生态工程典型分析
4.5 小流域治理建设方向和主要措施
4.5.1 治理建设方向
4.5.2 主要措施
5 山区农村生态工程主要类型与模式
5.1 农村生态工程基本概念
5.1.1 生态工程的定义
5.1.2 农村生态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基本生态经济学原理
5.1.3 中国山区农村生态工程主要类型与模式
5.2 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
5.2.1 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是全国性的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
5.2.2 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恢复机制
5.2.3 退耕还林还草主要措施
5.2.4 退耕还林还草取得的效益
5.3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5.3.1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
5.3.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5.3.3 南方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5.3.4 南亚热带丘陵山区生态恢复工程
5.4 山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工程
5.4.1 山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概念
5.4.2 防护林类型与经济林物种布局
5.4.3 案例
5.5 山区植物一动物一沼气微生物配套循环生产和环境自净生态工程
5.5.1 工程机制
5.5.2 工程模式
5.5.3 工程效益
5.6 山区绿色健康食品生产生态工程
5.6.1 绿色健康食品的发展前景
5.6.2 绿色健康食品生产生态工程建设及案例
5.7 干旱山区雨养集水节水农作生态工程
5.7.1 北方高原与山区雨养集水节水旱作生态工程
5.7.2 南方山区山旱田雨养稻作生态工程
5.7.3 南方山区雨养节水旱作生态工程
5.8 山区农村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综合开发生态工程
5.8.1 多能互补主要模式
5.8.2 案例
5.9 南方草山草坡草食牧业生态工程
5.9.1 我国南方草山草坡及其生态功能概况
5.9.2 案例:南山牧场生态奶业产业化及其效益
5.10 山区水库生态工程
5.10.1 我国水库工程及其生态功能概况
5.10.2 我国水库生态工程建设案例
5.1l 山区农村生态旅游工程
5.11.1 我国山区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5.11.2 山区农村生态旅游工程建设案例
6 山区农村生态工程的主要生态技术
6.1 拟生造林的主要树种草种和造林种草技术
6.1.1 黄土高原主要适生树种和草种及拟生造林种草技术
6.1.2 南方山区主要适生树种和草种及拟生造林种草技术
6.1.3 山区主要生态经济林树种
6.1.4 植物篱(植物地埂)技术
6.2 林(果、桑、茶)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立体生产模式与技术
6.2.1 林(果、桑、茶)业立体生产模式与技术
6.2.2 种植业立体生产模式与技术
6.2.3 养殖业立体生产模式与技术
6.2.4 稻田立体种养模式与技术
6.2.5 庭院立体生产模式与技术
6.3 动物蛋白饲料、饵料生产与加工技术
6.3.1 无菌蝇蛆养殖与加工技术
6.3.2 黄粉虫养殖与加工技术
6.3.3 蚯蚓养殖与加工技术
6.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6.4.1 秸秆传统利用方式
6.4.2 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
6.5 青饲料青贮和作物秸秆氨化技术
6.5.1 青饲料青贮技术
6.5.2 作物秸秆氨化技术
6.6 农业食物链及其调控技术
6.6.1 农业食物链的内涵和主要类型
6.6.2 农业食物链网的调控技术
6.6.3 农业食物链案例
6.7 山区农村主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6.7.1 沼气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6.7.2 山区农村小水电和微水电开发利用技术
6.7.3 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前景
6.8 对农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及森林防火林带
6.8.1 对农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技术
6.8.2 外来生物种入侵现状、危害及防控措施
6.8.3 森林火灾与营造防火林带
6.9 山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6.9.1 山区农村面源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6.9.2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6.9.3 水体污染修复技术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