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39.18 5.6折 70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小义、程惠芳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R2库 11-25

上书时间2024-11-27

齐鲁淘宝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丁小义、程惠芳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17221
  • 定价 7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2页
  • 字数 246千字
【内容简介】

本文将产品内分工分为低端型国际产品内分工和高端型国际产品内分工:前者表现为一国从事低技术工序的生产,需进口高技术中间投入品;后者表现为一国从事高技术工序的生产,需进口低技术中间投入品。通过对HS(1996)六分位每一类进口中间品的技术复杂度与各国自身的各年度总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比较,本文创新地实现了对各国进口的每一类中间品进行动态分类,并据此测算高、低端型产品内分工水平。

 

本文还分别从国内行业层面和多国宏观层面,对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经验分析显示低端型和高端型产品内分工均会显著提高中国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份额,其中低端型产品内分工通过进口中间品技术溢出间接地影响收入分配,而高端型产品内分工则通过要素替代直接影响收入分配。基于多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则显示,高、低端型产品内分工分别显著降低了低等、高等教育劳动力的报酬份额,国际产品内分工水平的综合效应相对偏向中等教育劳动力,不过该有利影响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在低端型产品内分工模式下,高技术中间投入品进口有利于技术溢出、模仿创新,因此该模式引致的技术进步偏向中等教育劳动力;而高端型产品内分工倚重自主创新,因此其引致的技术进步偏向高等教育劳动力。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的政策启示为:应加快改善中国劳动力供给的技能结构;实施生产分工局部提升与区域分散化战略,加快提升沿海地区高技术部门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的竞争优势和分工地位;鼓励内陆地区承接沿海地区的转移产业,适当保护低技术部门进行低端型国际产品内分工。

 

【作者简介】

丁小义,女,浙江诸暨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就职于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国际分工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曾到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从2010年开始致力于国际产品内分工研究,对产品内分工的实证测度、产生基础与影响因素、组织模式选择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先后在《中国工业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浙江省社科联项目等4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长委托重大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软科学项目等国家、省部级课题近20项;完成《浙江工业龙头企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案例研究》《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等研究报告15篇,参编著作3部,获奖4项。

 

程惠芳,女,浙江东阳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和院长。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全球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贸易学博士点负责人,浙江省一流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政府研究室学术导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浙江省十大杰出女性,浙江省151人才一层次和重点资助人选,“全国三八红旗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专家”、2015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2016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范畴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产品内分工概念

二 不同技能劳动力收入分配的相关概念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

一 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内容安排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产品内分工影响要素相对需求、价格的理论研究

一 单一产品内分工模型

二 单一产品内分工模型的扩展

三 多元产品内分工模型

四 理论研究简评及展望

第二节 产品内分工影响不同技能劳动力收入分配的经验研究

一 国外研究

二 研究

三 经验研究小结及前沿进展

第三章 产品内分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产品内分工的测度方法

一 产品内分工的常用测度方法

二 本书采用的方法

第二节 产品内分工的发展趋势

一 产品内分工的基本发展趋势

二 三大区域的产品内分工发展及相互依存度

三 主要经济体在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及参与度

四 产品内分工的产品结构

五 产品内分工决定因素概述

第三节 中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现状

一 中国中间产品贸易概况及进口中间产品结构

二 中国工业部门的产品内分工水平

第四章 产品内分工模式的分类和测度

第一节 高、低端型产品内分工模式分类

一 已有研究对生产及产品内分工模式设定

二 高、低端型产品内分工模式分类

三 进口中间投入品的动态分类

四 高、低端型产品内分工水平测度

第二节 主要参与产品内分工模式测度

一 发达

二 发展中

第三节 中国工业部门参与产品内分工模式测度

一 总体层面

二 分行业层面

第五章 产品内分工影响不同技能劳动力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产品内分工的直接作用机制

一 要素需求创造效应




精彩内容

本文将产品内分工分为低端型国际产品内分工和高端型国际产品内分工:前者表现为一国从事低技术工序的生产,需进口高技术中间投入品;后者表现为一国从事高技术工序的生产,需进口低技术中间投入品。通过对HS(1996)六分位每一类进口中间品的技术复杂度与各国自身的各年度总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比较,本文创新地实现了对各国进口的每一类中间品进行动态分类,并据此测算高、低端型产品内分工水平。

本文还分别从国内行业层面和多国宏观层面,对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经验分析显示低端型和高端型产品内分工均会显著提高中国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份额,其中低端型产品内分工通过进口中间品技术溢出间接地影响收入分配,而高端型产品内分工则通过要素替代直接影响收入分配。基于多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则显示,高、低端型产品内分工分别显著降低了低等、高等教育劳动力的报酬份额,国际产品内分工水平的综合效应相对偏向中等教育劳动力,不过该有利影响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在低端型产品内分工模式下,高技术中间投入品进口有利于技术溢出、模仿创新,因此该模式引致的技术进步偏向中等教育劳动力;而高端型产品内分工倚重自主创新,因此其引致的技术进步偏向高等教育劳动力。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的政策启示为:应加快改善中国劳动力供给的技能结构;实施生产分工局部提升与区域分散化战略,加快提升沿海地区高技术部门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的竞争优势和分工地位;鼓励内陆地区承接沿海地区的转移产业,适当保护低技术部门进行低端型国际产品内分工。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