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 高等职业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
37.98
5.6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田蜜,雷琪,李茂恒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R2库 12-26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田蜜,雷琪,李茂恒
-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57613716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6页
-
字数
396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分17章,包括常见症状、常用体格检查、常用医学检查、皮肤科常见疾病、传染科常见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循环系统常见疾病、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等内容。
精彩内容:
章常见症状1.掌握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2.熟悉常见症状的。3.了解常见症状的病因。执业药师点发热、头痛、咳嗽与咳痰、腹泻的临床基础和自我药疗。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之为症状(ymfiiom),如疼痛、乏力、食欲减退等。而体征(ign)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如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右下腹麦氏点反跳痛是诊断阑尾炎的阳体征等。节发热正常人体温相gqj叵定,36—37cc,内体温波动小于1℃。任何原因导致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病因】发热的病因很多且复杂,临床上大致分为两大类:1.感染发热:主要见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寄生虫感染等,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2.非感染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肿瘤、心血管疾病、内脏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外科大手术后、物理化学因素、体温失衡、精神因素等。【临床表现】1.发热的分度一般以腔温度为标准,在3713~38.0~c时,为轻度发热(低热);38.1~39℃时为中度发热;39.1,41qc为高热;超过41cc为超高热。2.发热的临床经过(1)体温上升期:常有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畏寒或寒战等。(2)高热期:临床表现常有头痛、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加快、}{j汗等。(3)体温下降期:体温骤降时常伴大汗淋漓。【知识】热型将患者在不同时间所测的体温值分别记录于体温单上,并将其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状称为热型。不同病因所致的热型不同,有的诊断学意义。(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一内波动范同不超过lcc,可持续数天或数周。常见于伤寒和大叶肺炎等。(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一内波动范围大,可达2气:以上,但低体温都在正常以上。常见于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结核等。(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肾盂等。(4)波状热:体温逐上升,达到高热程度后,持续若干时,再逐渐降至正常,经过数后又重发作,如此交替出现。常见于布氏杆菌病。(5)不规则热:体温高低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感冒、风湿热、结核、肺部感染及恶肿瘤。【自我药物】1.药物对发热基本上为对症,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将体温降至正常。常用的非处方药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贝诺酯等,处方药有安乃近等。 2.用药注意事项(1)解热镇痛药用于退热纯属对症,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热原因,由于用药后改变体温,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2)发热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故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滥用,老年人应适当减少剂量,并注意间隔的时间(4~6h),同时在解热时,多饮水,及时补充电解质。(3)为避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多数解热镇痛药(肠溶制剂除外)宜在餐后服药,不宜空腹服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血小板减少症者、有出血倾向者、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孑l病史者.应慎用或禁用。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应慎用或不用。(4)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胎盘屏障,潜在有致畸风险。布洛芬用于晚期妊娠可使孕期延长,妊娠和哺乳妇女不宜用。(5)此类药物中大多数之间有交过敏反应,即患者对解热药或其中成分之一有过敏史时,不宜再使用其他同类解热镇痛药。(6)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如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去医院诊.不........
- 【目录】
-
作者介绍
序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