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名著·译文40:安娜·卡列尼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学名著·译文40:安娜·卡列尼娜

外国文学名著读物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31.2 4.8折 65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著;高惠群 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1703062

上书时间2024-06-26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纪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代表之一。本书通过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以及庄园主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新旧交替时期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的多彩图景。 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的圣彼得堡,女主角安娜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偶然邂逅,坠入情网,此事被丈夫卡列宁发现后,安娜要求离婚遭拒,被威胁将因此再也见不到她心爱的儿子。安娜遂与渥伦斯基私奔,过了一段短暂的幸福生活,但激情过后的冷淡厌倦使她不幸的命运遭受到了很后一击。安娜日益思念爱子,她既无力抵抗上流社会的虚伪而冷酷的道德压力,又不能接近脱离贵族社会,很后在矛盾与绝望中卧轨自杀。列文和吉提以爱情为基础结为恩爱夫妻,但婚后生活并非完事遂心。列文对地主经济的没落感到痛心,力图地址资本主义的发展,希望借地主和农民的合作来缓和阶级矛盾,空想破灭后悲观失望,很后皈依宗教才找到精神归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俄]列夫·托尔斯泰 著;高惠群 译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5
  • 版次 1
  • ISBN 9787532778157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0页
  • 字数 60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译文40
【内容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之一。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渥伦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菜温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深受我国读者喜爱,它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