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美术学博士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美术学博士文丛

美术理论 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20.72 5.2折 39.8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雪 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1394950

上书时间2024-06-26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本书为美术学博士文丛系列其中的一本,本书将“借用”现象限定在绘画领域内进行探讨。我们知道,任何现象都会因不同的视角而不止一次地被重新审视和定位,甚至引起争议,正是这种包容性和对抗性的博弈为绘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开拓了无限空间。绘画中的“借用”现象极其普遍且多样,其中既有图像间的“借用”,又有形式语言的“借用”,还有题材的“借用”。模拟、移植和改造是形成“借用”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绘画的优选目的要落实到创作上,靠创作来体现。因此,以创作为基准研究绘画现象很好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雪 著
  •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0575079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6页
  • 字数 1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美术学博士文丛
【内容简介】
  《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美术学博士文丛》将“借用”现象限定在绘画领域内进行探讨。我们知道,任何现象都会因不同的视角而不止一次地被重新审视和定位,甚至引起争议,正是这种包容性和对抗性的博弈为绘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开拓了无限空间。绘画中的“借用”现象*其普遍且多样,其中既有图像间的“借用”,又有形式语言的“借用”,还有题材的“借用”。模拟、移植和改造是形成“借用”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绘画的终目的要落实到创作上,靠创作来体现。因此,以创作为基准研究绘画现象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美术学博士文丛》通过对绘画中“借用”现象的层层分析,试图去除其表面的遮蔽,进而界定现象属性间彼此的范畴和界限,并将其分为非创作状态、准创作状态、亚创作状态和创作状态四种类型。借此在绘画艺术发展的自律与他律的交织中批判地反省,借鉴地吸收。后,研究探讨了绘画中“借用”现象与艺术的本质和创造力的关系,全书强化了画家自主创作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并期冀唤起绘画创作的精神重建,从而解决创作中的实际问题,实现艺术家自身确证的大化。因为思想是绘画的灵魂,人文精神是绘画的体现,所以,借助思维方式赋予绘画以生命是艺术永恒的主题和追求。
【作者简介】
:
赵雪,黑龙江大庆人。博士,大理大学硕未来战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站博士后。绘画作品参加靠前各级展览及靠前交流展30余次,发表学术论文14篇、绘画作品12件,主持及参与课题7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及范畴
一、研究对象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第二节 研究背景
一、文化政策的引领推动
二、绘画谱系自身的延展
第三节 研究缘起
一、思想突围
二、创作困境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已有成果
二、相关理论
第五节 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第六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借用”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呈现样式
第一节 图像问的“借用”
一、经典范式的力量
二、自我的衍生
第二节 形式语言的“借用”
一、表现方法的程式化
二、表现形式的认同
三、时代风尚的流行
第三节 题材的“借用”
一、宗教题材的“借用”
二、神话题材的“借用”
三、现实题材的“借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借用”现象的成因
第一节 模拟
一、复制
二、仿制
三、临摹
第二节 移植
一、个性语言
二、模件组装
第三节 改造
一、便捷立像
二、意图传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借用”现象的性质及影响
第一节 非创作状态
一、作伪与代笔
二、机械复制
第二节 准创作状态
一、同类传承
二、异类效法
第三节 亚创作状态
一、语言套用
二、风格划一
第四节 创作状态
一、方法论
二、观念阐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借用”现象对绘画创作的启示
第一节 从“借用”现象看艺术的本质与创造力
一、艺术的本质
二、创造力
第二节 原创性之于“借用”现象
一、原始美术
二、民间美术
三、儿童画
第三节 “借用”现象中创造力的实现
一、“借用”现象中的个性表达
二、“借用”现象中的语言方式
三、“借用”现象中的实验手段
四、“借用”现象中的自由创造
本章小结
一、“借用”的原理
二、“借用”予无价值以艺术价值
三、“借用”的启示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图片来源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摘录)
附录三:杨德树先生带领下的临摹实践教学
附录四:童心说
附录五:异质同构与异形同构
附录六:“新工笔”发展历程
附录七:借壳上市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