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中国与日本:博弈百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晚清中国与日本:博弈百年

中国历史 中国的落后,绕不开日本;中国的崛起,更绕不开日本。 这是读懂晚清中国与日本百年博弈的一把钥匙,映照近代日本社会战争因子滋生的一面镜子;更是解剖晚清中国社会的一把手术刀。而中日关系是一把尺子,量度着不同时期中国与日本的不同位置,乃至前途与命运。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25.01 6.3折 39.8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忠海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4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201886266

上书时间2024-02-22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忠海
  •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4
  • 版次 1
  • ISBN 9787517709619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了鸦片战争以来至清政府灭亡前中日关系的走向与变局,以中日关系的重大事件为主线,剖析这一时期日本对中国的看法一再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触摸近代中日关系的拐点和痛点,以反思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日本崛起的原因。全书沿两条线索展开:在中国史视野下,分析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宗藩体系是如何被挑战、动摇以至走向崩溃的;在世界史视野下,分析日本侵华国策是如何萌芽、确立以至走向全面战争的。
【作者简介】
陈忠海,文史学者、作家,长期从事金融工作,出版历史人物传记8部,历史随笔集7部,散文集、诗集各1部,在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章数百篇。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鸦片战争冲击波

一 种子岛:西方人初登日本/

二 西方传教士:幕府心中的大患/

三 “锁国令”:日本的闭关锁国更严厉/

四 “唐风说书”:了解中国的一扇窄窗/

五 “天赐之鉴”:鸦片战争惊醒日本/

六 “黑船事件”:该来的终究躲不掉/

 

第二章  “千岁丸”上海行

一 “千岁丸”:200年来驶往中国第一船/

二 “何其昌盛”:对上海的第一印象/

三 “玩过的附属品”:表层下的衰败与危机/

四 洋人横行:让日本人惊叹不已/

五 著书立说:改变着日本人的中国观/

 

第三章  “对清国策”讨论

一 “华夷之辨”:重新检视与中国的关系/

二 “支那”:逐渐流行的新称谓/

三 “纵横清朝论”:征服中国以壮大自己/

四 “中日连横论”:联合中国以对抗列强/

五 明治维新:日本选择了西方/

六 列强的选择:扶持日本制衡中国/

 

第四章  由试探到接触

一 外交遇挫:明治政府急需突破/

二 柳原访华:日本要与中国立约/

三 “大信不约”:清政府态度暧昧/

四 “联日制洋”:李鸿章的外交思路/

五 成案与西例:激烈的立约谈判/

六 《中日修好条规》:东亚宗藩体系开始瓦解/

 

第五章  琉球起冲突

一 “万国津梁”:琉球与中国的渊源/

二 重义轻利:中国接受琉球朝贡/

三 “并国入县”:日本展露觊觎之心/

四 “琉球藩”:处心积虑的设置/

 

第六章  初次交兵

一 “牡丹社事件”:日本借机发难/

二 “番地无主”:一个荒谬论调/

三 外交交锋:日方步步设圈套/

四 出兵台湾:其实另有所图/

五 军事失利:日本被迫坐下谈判/

六 《北京专条》:日本埋了一个大坑/

 

第七章  “琉球”变“冲绳”

一 “琉球处分”:日本独霸琉球/

二 救亡图存:三司官赴东京斡旋/

三 密使偷渡:琉球向清政府乞援/

四 “琉案外交”:李鸿章的误判/

五 撤藩置县:琉球惨遭吞并/

六 “总统调停”:全是一厢情愿/

七 分歧仍在:琉球成为悬案/

 

第八章  军事竞争

 

第九章  下一个目标是朝鲜

第十章  逝去的“隐士王国”

 

第十一章  激烈的角逐

 

第十二章  矛盾彻底爆发

 

第十三章  争夺朝鲜

 

第十四章  展开决战

第十五章  低头认输

第十六章  博弈仍继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