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抹灭的印记之物种起源/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可抹灭的印记之物种起源/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生物科学 1跟着大师读大师;诺贝尔奖得主、DNA发现者沃森选编,点评 2最精美的插图版达尔文著作,内含近百幅原版经典素描插图 3重译重校,近百年来达尔文译作之精华,当代科学散文翻译之水准,尽显于此。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68.12 6.3折 108 全新

库存5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查尔斯·达尔文 著;谢蕴贞、曹骥 译;李绍民 校;[美]詹姆斯·D.沃森 导读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1163910

上书时间2024-02-21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物种起源》,19世纪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科学巨著; 《贝格尔号航海志》,攫人心魂的游记杰作,充满观察与思考,曾将青年达尔文引向进化世界观; 《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探索人类的起源和历史;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探索“心”为何物,“心”自何来。 四部大书,构成完整的一体,读者可从中追寻达尔文思想的踪迹,看他如何挑战传统智慧,揭示有机界的基本规律,记录推动万物演进的动因和创造力。 每一部大书,都由诺贝尔奖得主沃森作精彩导读。 沃森所作的“总序”是一篇专论,揭示出达尔文所磨洗清楚的“较为印记”与其当代代表DNA研究之间的必然联系,而DNA研究正是由沃森亲自领军。 在其所作的四篇导读中,沃森解释了,为什么说,没有达尔文,当代基因组研究的基本思路将是无从谈起的;于是,这四种19世纪科学巨作在当代就有了活生生的意义。 这编令人着迷的文集,对所有留意于科学史的人们,都将是饶有兴味的。 四部书在中国均有多种译本。我社特约请第六届吴大猷科普佳作奖得主李绍明先生从多种旧译中择其尤优秀者,加以校订,并新译了其中的《贝格尔号航海志》。近百年来达尔文译作之精华,当代科学散文翻译之水准,尽显于此。查尔斯·达尔文编写的《不可抹灭的印记之物种起源人类和动物的表情(精)》告诉我们站在前人的肩上,我们理应做得更好,庶几乎无愧于古人,而不负读者对我们一贯的厚爱。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查尔斯·达尔文 著;谢蕴贞、曹骥 译;李绍民 校;[美]詹姆斯·D.沃森 导读
  •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5786296
  • 定价 10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4页
  • 字数 6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智慧巨人书系
【内容简介】
  《物种起源》、《贝格尔号航海志》、《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这四部大书,构成完整的一体,读者可从中追寻达尔文思想的踪迹,看他如何挑战传统智慧,揭示有机界的基本规律,记录推动万物演进的动因和创造力。每部大书由诺奖得主J。D。沃森作精彩导读。并增加了大量精美素描及照片插图。分为三卷出版。
  本卷《物种起源》,是19世纪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科学巨著。在牛顿的《数学原理》之后,对于拓展人类自然知识疆域最为有力的工具。本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他使用自己在1830年代环球科学考察中积累的资料,试图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天择)和人工选择(人择)的方式实现的。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探索“心”为何物,“心”自何来。从情绪表现方面进一步论证人类和动物心理有连续性的进化论观点的名著。是达尔文关于进化论的最后一本书。
【作者简介】
  查尔斯·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詹姆斯·D.沃森,生物学家,以其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于1962年与Frances Crick和Maurice Wilkins分享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闻名于世。著有畅销书《双螺旋――发现DNA结构亲历记》和其他数种介绍DNA的著作。沃森博士平生屡获殊荣,包括1997年克林顿总统授与的国家科学奖章和1987年所获的总统自由奖章。2002年荣膺大英帝国荣誉骑士名号。

【目录】
物种起源说发展史略
导言
第一章 家养状态下的变异
变异的原因
习性和器官的使用与不使用的效果;相关变异;遗传
家养变种的性状;种与变种区别的困难;家养变种从一种或多种起源
家鸽的品种,它们的差异和起源
古代所依据的选择原理及其效果
无意识的选择
人工选择的有利条件
第二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个体差异
可疑种
分布广远的、分散的及常见的物种,变异最多
各地大属内的物种常较小属内的物种变异更频繁
大属内有许多物种和变种一样,彼此间有密切而不相等的关系,而且分布有限制
小结
第三章 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这名词广义的使用
照几何比率的增加
抑制增加的因素的本质
在生存斗争中一切动植物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
生存斗争以在同种个体间及变种间为最剧烈
第四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的力量
性的选择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的作用的事例
个体杂交
通过自然选择产生新类型的有利条件
自然选择引致灭绝
性状分歧
通过性状分歧和灭绝,自然选择对一个共同祖先的后代可能发生的作用
生物体制倾向进步的程度
性状趋同
小结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