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表演程式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戏曲表演程式研究

戏剧、舞蹈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40.3 6.2折 65 全新

库存8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德光 著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0826695

上书时间2024-02-21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戏曲表演程式研究》在承古通今的梳理后,从民族文化的血脉和基因上寻找“戏曲表演程式”的源头——从原始祭祀中寻找戏曲表演的雏形、行当的起源,从老子的“有无相生”、“无中生有”推衍戏曲时空观的空灵和流动,从道家的阴阳观念探索舞台调度、装扮规则、身法和唱法的法则构成,从《文心雕龙》“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理解舞台“圆”和“方”的艺术规律等。同时,重视中外比较,把握写实与写意、具象与意象,在认清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更自觉、更自信地发展自我,更理智、更准确地借鉴他山之石。“戏曲艺术的程式化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董德光 著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7744118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3页
  • 字数 2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戏曲表演程式研究》分析了在近百年的戏曲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严重文化主体意识缺失的现象,认为这是导致建构系统化、科学化的戏曲审美价值体系和理论体系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戏曲程式研究,始终围绕摆脱类型化和形式主义指责为前提而缺乏更深一步研究的根本原因。作者提出戏曲理论最重要的一块基石就是‘程式性’或‘程式化’概念,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戏曲表演程式研究》以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以戏曲表演为研究对象,就戏曲程式问题作深入探讨。试以回答“戏曲程式及表演程式是什么”、“戏曲表演的起源与程式的形成”、“戏曲表演程式建构理论依据”等几个问题,深入探讨戏曲程式的性质与基本特征形成之源,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社会心理对戏曲程式的创新和发展的影响,探索戏曲程式所承载的理论要点和观念。此书的出版既有助于了解戏曲程式文化创新、变化、发展和传播的规律,也有助于中国戏曲演剧体系的建立,实现民族演剧理论的自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戏曲表演程式诸说
一、戏曲表演艺术特征的探索
二、当代戏曲表演理论的奠基
三、当代戏曲表演理论的深入探讨

第二章戏曲程式之我见
一、“文化”定义的共同意义
二、戏曲程式的文化内涵
三、戏曲程式的文化影响

第三章戏曲表演程式体系的基本构成
一、戏曲表演程式符号的基本要素
二、戏曲表演程式语言的符号体系
三、戏曲表演程式的价值观与规范体系

第四章戏曲表演艺术的起源
一、关于戏曲表演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
二、表演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
三、戏曲表演艺术起源于人类最初的动物本能

第五章戏曲表演程式的形成
一、文化基因是戏曲表演程式形成的文化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巫,戏曲表演艺术与戏曲表演程式共生的标志

第六章戏曲表演程式建构理论的宇宙观
一、“天人合一”建构艺术宇宙观的理论基础
二、“一阴一阳”建构艺术本体的理论基础
三、“圆”建构艺术本体运动的理论基础

第七章戏曲表演程式建构理论的创作观
一、“观”是“立象”的基础
二、“尽意”是“立象”的终极目标
三、“意象”之基本构成方法

第八章戏曲表演程式建构理论的审美观
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审美世界
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标准
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的审美最高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