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据法学(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证据法学(第二版)()

大中专文科专业法律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33.2 7.4折 45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廖永安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2525465

上书时间2023-02-19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在大量证据法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的背景下,本书以近期新的法律规范为依据,如2018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2021年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的解释》、2019年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20年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的解释》、2019年修订的《公安机关关于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增补、调删重作,对于近期新的证据法理论和证据法规范进行了系统化的深入阐释。本书分为证据概述、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证据法的理论基础、证据法的基本原则、证据的分类、证据种类、证据规则、证据的提供和收集、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质证、证明标准、证据的审核认定等共十三章。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廖永安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0299495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0页
  • 丛书 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在大量证据法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的背景下,本书以**的法律规范为依据,如2018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2021年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的解释》、2019年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20年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的解释》、2019年修订的《公安机关关于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增补、调删重作,对于**的证据法理论和证据法规范进行了系统化的深入阐释。本书分为证据概述、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证据法的理论基础、证据法的基本原则、证据的分类、证据种类、证据规则、证据的提供和收集、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质证、证明标准、证据的审核认定等共十三章。
【作者简介】
主编 廖永安,教授,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法治湖南建设与区域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精品课程“诉讼证据法学”主持人。兼任湖南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获得以下荣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获得者,***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十余项。
【目录】


第一章 证据概述 1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和功能 1 

第二节 证据的基本属性 7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 22 

第一节 神示证据制度 22 

第二节 法定证据制度 24 

第三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27 

第四节 我国现代证据制度 29 

第三章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 33 

第一节 证据法的认识论基础 33 

第二节 证据法的价值论基础 37 

第四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46 

第一节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46 

第二节 实质真实原则 48 

第三节 证据裁判原则 49 

第四节 直接言词原则 53 

第五节 证据法定原则 56 

第五章 证据的分类 61 

第一节 证据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61 

第二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63 

第三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65 

第四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68 

第五节 本证和反证 71 

第六章 证据种类 75 

第一节 证据种类概述 75 

第二节 当事人陈述 78 

第三节 书证 86 

第四节 物证 90 

第五节 视听资料 96 

第六节 电子数据 100 

第七节 证人证言 103 2 

第八节 鉴定意见 107 

第九节 笔录 109 

第七章 证据规则 115 

第一节 证据规则概述 115 

第二节 关联性规则 119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22 

第四节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129 

第五节 意见证据规则 136 

第六节 最佳证据规则 139 

第七节 补强证据规则 144 

第八章 证据的提供和收集 149 

第一节 举证期限 149 

第二节 证据转化 153 

第三节 新的证据 157 

第四节 证据交换 164 

第五节 法院调查取证 170 

第六节 证据保全 175 

第七节 专家辅助人 178 

第八节 证明妨碍 181 

第九章 证明对象 190 

第一节 证明对象的概念与免证事实 190 

第二节 自认 193 

第三节 司法认知 196 

第四节 推定 197 

第十章 证明责任 200 

第一节 证明责任概述 200 

第二节 民事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202 

第三节 行政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204 

第四节 刑事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210 

第十一章 质 证 217 

第一节 质证概述 217 

第二节 民事诉讼的质证 220 

第三节 行政诉讼中的质证 226 

第四节 刑事诉讼中的质证 228 

第十二章 证明标准 231 

第一节 证明标准概述 231 

第二节 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232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 234 

第四节 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235 3 

第十三章 证据的审核认定 238 

第一节 证据的审核认定概述 238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审核认定 239 

第三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核认定 240 

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审核认定 24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