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峰山庙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妙峰山庙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宗教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38.22 4.9折 78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翟风俭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202047294

上书时间2023-02-18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妙峰山之闻名,也是在于山顶的老娘娘有名。数百年来,以碧霞元君信仰为核心的妙峰山庙会不仅是京畿一带乃至华北地区民众的信仰中心,也是近百年来中国民俗学的圣地,自顾颉刚先生起,前后几代中国民俗学者都把这里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起点,其地位不可小觑。 
“缘分”都是在偶然间结成的,我与妙峰山结缘也是如此。2012年暮春,因为参与了一项有关宗教非遗的课题,正在筛选合适的考察项目,偶然间获知京西妙峰山庙会即将开幕,于是就趁着五一假期,约着同伴一起欣欣然上山了,颇有点“借佛游春”的意味,事先也并未做太多准备。那时想当然地以为这里的庙会和别处应该差别不大,迎神赛会全国各地都很常见,这里的情形也大抵如此吧。可是,到了山顶,我才见识到原来庙会进香有这么多规矩,并初次了解到百年前妙峰山古香道竟然如此繁华,居然还有那么多茶棚、香会专门为进香者提供各种周到的义务服务,甚至还基于“朝顶进香”活动营造出一个与现实社会接近不同的“进香社会”!惊讶之状不亚于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在山上,我们还遇到了一位极其虔诚的老奶奶——德清鲜花圣会的会首陈德清,当时她已是84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仍然精神矍铄地为碧霞元君坐棚守驾。陈奶奶原本为丰台花乡的花农,她自孩童时就跟着家中长辈朝顶进香。20世纪90年代,妙峰山庙会恢复以后,她每年都要上山进香。那时卖掉一盆鲜花仅赚几分钱,但她们四姐妹却靠着卖花为妙峰山捐献香火钱数万元,而且还成立了以她为会首的德清鲜花圣会,每次庙会,她都在女儿、女婿的守护下,在山顶为老娘娘守驾半个月。那一年,我们和老奶奶聊得特别开心,她还邀请我们共进午餐。 
自山上归来,我就遍查一切与妙峰山庙会相关的资料,并写了一篇约两万字的调查报告。但是总觉得不够深入,妙峰山一直是我放不下的心结。我想再深入探究一下,山顶的老娘娘究竟有何魅力,使得400年来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黎民百姓都自甘放下身段,翻山越岭、费力贴钱来为她“当差”!于是我又一次次上山来,只为了却这个心结。今年庙会期间,我在山顶又碰到了在这里坐棚守驾的陈德清老奶奶和她的德清鲜花圣会茶棚,年逾九旬的陈奶奶神志已不大清醒,她表情木讷地坐在轮椅上守在自家茶棚前,不时有前来进香的香会会首到她面前打招呼,但她都毫无回应,有打知的也都是身旁的女儿代为回礼。外面的世界于她已成陌生,但她对碧霞元君的虔诚信仰却丝毫未变!那一刻起,我明白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于是就有了这本小书。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翟风俭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3967566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2页
  • 字数 250千字
【内容简介】
以碧霞元君信仰为核心的京西妙峰山庙会不仅是京畿一带乃至整个华北地区民众的信仰中心,也是近百年来中国民俗学的圣地。四百年来,京城内外的香会、香客在碧霞元君信仰的感召下,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这半个月时间内,自发地从四面八方前来朝顶进香,并由此形成了妙峰山庙会独具特色的香会文化、香道文化、茶棚文化等民间信俗文化。
  本书以女神信仰为起点,剖析了明清以来华北地区碧霞元君信仰广为流传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宗教心理因素,碧霞元君的神格定位不再是虚幻缥缈的天界神灵,她乃是从现实社会中走出的、与信众心心相通的慈善老母,这一神格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神灵的心理需求。对她的一切崇拜与信仰都是基于这样的心理而形成的。不仅如此,近百年来中国几代民俗学者前赴后继对妙峰山庙会的考察与研究,又使这里变成了民俗学研究者心目中的“朝圣地”。在双重“圣地”光环笼罩下的妙峰山,究竟该如何定位?非遗保护语境下,该如何看待妙峰山庙会的民俗信仰?这些都是本书想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简介】
翟风俭,宗教学硕士,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从事宗教艺术及宗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保护及理论研究工作。曾参与策划并实施了“海峡两岸佛道音乐精粹展演”、“宗教在中国”专题片筹措及拍摄、“天籁之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选萃专场演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良辰美景”系列演出(2010-2019)、“中国目连戏展演”等重要活动。主要著作有《中国基督宗教音乐史(1949年前)》《田青年表》《中国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保护研究》(合著)等,主要论文有《城市里的农村移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危机》《从“草根”到“国家文化符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命运之转变》《从五台山佛教音乐的传承谈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罪与希望——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关于罪的学说评述》《中国基督教音乐的理论研究评述》《从赞美诗的编译与创作看中国大陆新教圣诗的本色化历程》《1949年以后中国新教圣乐的发展》等。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课题有《宗教艺术基础数据库》《中国佛教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现状及对策》《中国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一带一路”与佛教文化遗产保护》。此外,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编纂《田青文集》(9卷)。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庙会及其发展 1

第一节 庙会的产生 3

第二节 非遗保护政策下的庙会发展 9

第三节 北京地区的庙会发展 14

第二章 女神信仰与碧霞元君信仰流变 21

第一节 女神信仰及其位格变化 23

第二节 泰山碧霞元君信仰历史流变 31

第三节 女神的民间化 44

第三章 北京地区的碧霞元君信仰及“三山五顶” 59

第一节 北京地区的碧霞元君信仰 61

第二节 五顶娘娘庙 63

第三节 天泰山慈善寺与丫髻山碧霞元君祠 77

第四章 “金顶”妙峰山 93

第一节 妙峰山碧霞元君信仰的发展历史 95

第二节 妙峰山“金顶”的来历 105

  第三节 妙峰山庙会兴盛的缘起 108

第四节 妙峰山庙会的当下状况 112

第五章 妙峰山殿宇的空间布局 123

第一节 妙峰山的庙宇布置与众神安置 125

第二节 因神设教 163

第六章 妙峰山的香客与香道 173

第一节 妙峰山的香客 175

第二节 妙峰山香道 188

第七章 妙峰山的香会 205

第一节 香会的由来 207

第二节 文会(善会)… 213

第三节 武会 229

第四节 香会规矩 243

第五节 历史与现实的流变 252

第八章 民俗学及非遗框架下对妙峰山庙会的研究 259

第一节 20 世纪上半叶对妙峰山的民俗学考察 261

第二节 新时期民俗学复兴背景下对妙峰山庙会的研究 272

第三节 非遗保护语境下对妙峰山庙会的研究与解读 280

后 记 29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