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工程师手册(提高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子工程师手册(提高卷)

电子、电工 电子工程师自学宝典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47.04 4.8折 98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凡 著;强生泽、张颖超、张寿珍、景刚、杨贵恒、强生泽、张颖超、张寿珍、景刚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2123179

上书时间2023-02-13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本书为提高卷,特点如下: 
1.内容包含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大部分。
2.内容由浅入深、系统全面,适合初学者掌握。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凡 著;强生泽、张颖超、张寿珍、景刚、杨贵恒、强生泽、张颖超、张寿珍、景刚 编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9
  • 版次 1
  • ISBN 9787122367501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4页
【内容简介】
《电子工程师手册》分为“基础卷”“提高卷”和“设计卷”,共3本。本书为“提高卷”,主要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大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主要内容有:电路分析基础、放大电路基础、功率放大电路与差分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谐振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信号产生与变换电路、反馈控制电路、电波传播与天线、常用集成稳压电源以及高频开关电源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主要内容有: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及数模和模数转换。 

《电子工程师手册(提高卷)》具有起点低、内容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结构安排符合学习认知规律等特点,适合作为有志成为电子工程师读者的入门自学图书,也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电子技术入门教材,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和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杨贵恒,重庆通信学院电力工程系副教授,长期从事通信电源(内燃发电机组、高频开关电源、UPS、化学电源、通信电源系统)、新能源(太阳能)发电、电气安全以及噪声控制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重庆市电教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精品课程2门;在化学工业、电力、机械工业、人民邮电、电子工业以及解放军等全国各大出版社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本),其中《发电机组维修技术》和《柴油发电机组技术手册》分获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科技图书一等奖和二等奖;在全国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001 

1.1电路的等效变换001 

1.1.1单口网络及其等效概念001 

1.1.2无源网络的等效002 

1.1.3有源网络的等效010 

1.2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017 

1.2.1支路电流法018 

1.2.2网孔电流法020 

1.2.3节点电压法023 

1.3常用电路定理025 

1.3.1叠加定理与齐次定理025 

1.3.2置换定理028 

1.3.3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029 

1.3.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034 

第2章放大电路基础036 

2.1基本放大电路036 

2.1.1共射组态基本放大电路036 

2.1.2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037 

2.1.3三种基本放大电路037 

2.2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038 

2.2.1解析法039 

2.2.2图解法041 

2.3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041 

2.3.1图解法042 

2.3.2微变等效电路法044 

2.4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045 

2.4.1放大倍数045 

2.4.2输入电阻045 

2.4.3输出电阻046 

2.4.4通频带(频率特性)046 

第3章功率放大电路与差分放大电路047 

3.1功率放大电路047 

3.1.1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047 

3.1.2集成功率放大电路052 

3.1.3功放管的散热问题054 

3.2差分放大电路056 

3.2.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现象056 

3.2.2基本差分放大电路056 

3.2.3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059 

3.2.4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060 

3.3多级放大电路062 

3.3.1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062 

3.3.2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063 

第4章负反馈放大电路066 

4.1反馈的基本知识066 

4.1.1反馈的基本概念066 

4.1.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067 

4.1.3四种基本反馈类型068 

4.1.4反馈类型的判断069 

4.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071 

4.2.1负反馈对增益的影响071 

4.2.2负反馈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072 

4.2.3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074 

4.3深度负反馈的增益估算074 

4.3.1深度负反馈的条件074 

4.3.2深度估算法Af≈1/F075 

4.3.3深度估算法Xi≈Xf075 

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078 

5.1集成运放概述078 

5.1.1集成运放的基本概念078 

5.1.2集成运放的组成和电路符号079 

5.1.3集成运放的理想化条件080 

5.2理想运放线性应用电路080 

5.2.1理想运放线性应用的条件及其特点080 

5.2.2理想运放线性应用的三种基本组态081 

5.2.3理想运放线性应用的信号运算电路084 

5.3理想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电路087 

5.3.1理想运放非线性应用的条件及其特点087 

5.3.2理想运放非线性应用的经典电路088 

第6章谐振电路093 

6.1振荡回路与谐振现象093 

6.1.1振荡回路093 

6.1.2谐振现象096 

6.2串联谐振电路096 

6.2.1标准串联谐振电路096 

6.2.2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对串联谐振电路的影响099 

6.3并联谐振电路100 

6.3.1标准并联谐振电路100 

6.3.2实际并联谐振电路101 

6.3.3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对并联谐振电路的影响102 

6.4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103 

6.4.1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103 

6.4.2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104 

6.4.3谐振函数104 

6.4.4通频带106 

6.5部分接入并联谐振电路107 

6.5.1部分接入的几种形式107 

6.5.2部分接入并联谐振电路的标准化108 

第7章信号处理电路110 

7.1有源滤波器110 

7.1.1滤波电路基础110 

7.1.2低通滤波器113 

7.1.3其他滤波电路117 

7.2电压比较器121 

7.2.1电压比较器基础知识121 

7.2.2单限比较器123 

7.2.3滞回比较器124 

7.2.4窗口比较器126 

7.3采样保持电路127 

7.3.1采样保持电路工作原理及性能127 

7.3.2反相型S/H电路128 

7.3.3同相型S/H电路129 

第8章信号产生与变换电路130 

8.1信号产生电路130 

8.1.1振荡电路的组成与分类130 

8.1.2各种振荡电路132 

8.1.3频率合成器137 

8.2信号变换电路139 

8.2.1振幅调制与解调140 

8.2.2角度调制与解调152 

8.2.3变频器160 

第9章反馈控制电路169 

9.1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70 

9.1.1AGC电路的作用170 

9.1.2AGC电路的主要类型171 

9.1.3AGC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71 

9.2自动频率控制电路171 

9.2.1AFC电路的工作原理171 

9.2.2AFC电路的应用172 

9.3锁相环路173 

9.3.1锁相环路的工作原理173 

9.3.2锁相环路的应用174 

第10章电波传播与天线176 

10.1电波的传播176 

10.1.1无线电波基础知识177 

10.1.2地面波传播179 

10.1.3天波传播180 

10.1.4视距传播183 

10.2天线基础知识184 

10.2.1天线的分类184 

10.2.2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185 

10.2.3天线的主要电参数185 

10.3常用短波天线187 

10.3.1双极天线187 

10.3.2鞭状天线189 

10.3.3环形天线190 

10.3.4引向天线191 

第11章常用集成稳压电源194 

11.1集成电源简介194 

11.1.1集成电源的分类194 

11.1.2集成电源的封装形式与命名方法197 

11.278××系列固定正电压输出的集成稳压器200 

11.2.1封装形式与引脚功能200 

11.2.2内部电路原理200 

11.2.3应用电路203 

11.2.4检测方法206 

11.2.5使用注意事项206 

11.379××系列固定负电压输出的集成稳压器207 

11.3.1封装形式与引脚功能207 

11.3.2内部电路原理208 

11.3.3应用电路209 

11.3.4检测方法210 

11.4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211 

11.4.1封装形式与引脚功能211 

11.4.2内部电路原理213 

11.4.3应用电路216 

11.4.4检测方法218 

11.5集成基准电压源218 

11.5.1TL431型可编程基准电压源219 

11.5.2LM399型精密基准电压源223 

11.5.3MC1403型基准电压源225 

第12章高频开关电源电路228 

12.1结构特点与性能指标228 

12.1.1基本结构228 

12.1.2主要特点229 

12.1.3性能指标231 

12.2开关变换器的控制233 

12.2.1时间比例控制的稳压原理233 

12.2.2时间比例控制方式234 

12.2.3时间比例控制变换器型开关电源工作原理235 

12.2.4常用集成PWM控制器举例237 

12.3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44 

12.3.1功率因数和总谐波畸变的定义244 

12.3.2传统开关电源存在的问题245 

12.3.3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245 

12.3.4典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48 

12.4保护电路253 

12.4.1过流保护电路253 

12.4.2过压保护电路256 

12.4.3欠压保护电路258 

12.4.4过热保护电路258 

12.5TDY48V/5A高频开关电源260 

12.5.1电路组成260 

12.5.2工作原理260 

12.5.3故障检修263 

第13章逻辑代数基础273 

13.1数制与代码273 

13.1.1数制274 

13.1.2数制的转换275 

13.1.3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276 

13.1.4代码277 

13.2逻辑代数278 

13.2.1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278 

13.2.2逻辑代数的复合运算280 

13.2.3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定理282 

13.3逻辑函数的描述方法284 

13.3.1四种基本描述方法284 

13.3.2四种基本描述方法的相互转换285 

13.3.3逻辑函数的标准表达形式286 

13.4逻辑函数的化简288 

13.4.1逻辑函数的代数法化简288 

13.4.2逻辑函数的卡诺图法化简289 

第14章组合逻辑电路296 

14.1集成逻辑门电路296 

14.1.1TTL集成逻辑门电路296 

14.1.2MOS集成逻辑门电路300 

14.1.3集成逻辑门电路的使用302 

14.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303 

14.2.1组合逻辑电路分析303 

14.2.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303 

14.3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305 

14.3.1编码器305 

14.3.2译码器308 

14.3.3显示器311 

14.3.4数据选择器313 

14.3.5数值比较器317 

14.3.6数据分配器318 

14.3.7加法器319 

第15章时序逻辑电路323 

15.1触发器323 

15.1.1触发器工作原理323 

15.1.2触发器时钟脉冲的触发方式331 

15.1.3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331 

15.1.4CMOS触发器332 

15.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333 

15.2.1时序逻辑电路简介333 

15.2.2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333 

15.2.3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336 

15.3计数器340 

15.3.1二进制计数器341 

15.3.2中规模同步集成计数器343 

15.3.3中规模同步集成计数器的应用343 

15.4寄存器349 

15.4.1数码寄存器349 

15.4.2移位寄存器351 

第16章脉冲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356 

16.1施密特触发器357 

16.1.1施密特触发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57 

16.1.2用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359 

16.1.3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361 

16.2单稳态触发器362 

16.2.1用门电路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362 

16.2.2集成单稳态触发器365 

16.3多谐振荡器368 

16.3.1对称式多谐振荡器368 

16.3.2非对称式多谐振荡器370 

16.3.3环形振荡器372 

16.3.4用施密特触发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375 

16.3.5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375 

16.4555定时器及其应用376 

16.4.1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与功能376 

16.4.2用555定时器接成的施密特触发器378 

16.4.3用555定时器接成的单稳态触发器379 

16.4.4用555定时器接成的多谐振荡器380 

第17章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383 

17.1半导体存储器383 

17.1.1半导体存储器的类型383 

17.1.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84 

17.1.3只读存储器ROM387 

17.2可编程逻辑器件PLD387 

17.2.1PLD的发展概况388 

17.2.2PLD的分类389 

17.2.3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390 

17.2.4PLD电路的表示方法390 

17.2.5用PLD实现逻辑函数391 

17.2.6PLD的开发环境394 

第18章数模和模数转换395 

18.1数模转换器(D/A转换器)396 

18.1.1D/A转换器的基本概念396 

18.1.2倒T形电阻网络型D/A转换器396 

18.1.3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397 

18.1.4集成D/A转换器及其应用398 

18.2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399 

18.2.1A/D转换器的基本概念399 

18.2.2A/D转换器的类型400 

18.2.3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402 

18.2.4集成A/D转换器及其应用402 

参考文献40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