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狐文化(修订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狐文化(修订本)

古典文学理论 1.怪力乱神的内容有大量读者,《妖怪大全》《中国妖怪故事》等书的大卖就可以证明这一点。本书以冷静、理性的笔触,阐述荒诞不经的故事,整理出其文化内涵,可谓集学识和趣味于一体。 2.狐性观其实就是女性观,所以本书很多内容可以和女性处境相关联,可以吸引更多女性读者。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31.79 4.6折 69.8 全新

库存3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剑国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202655581

上书时间2023-02-11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以荒诞不经的狐精故事,拼凑真实复杂的人性
于古代典籍中旁搜远绍,以丰赡的资料做绵密的考证

作者几乎将上下两千年的狐文一网打尽,归纳出一部狐文化的发生发展流变史。不仅提出、明确了狐文化范畴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也梳理了很多故事类型和主题的来龙去脉,对于此专题的研究有奠基之功。

狐文化前期是图腾文化和符瑞文化,后期是妖精文化,妖精文化是主要方面。作为妖精,狐妖是庞大妖精群中无与伦比的角色,堪称妖精之最。狐狸精,是最迷人的妖精,也是拥有魅力的审美意象。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剑国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20726764
  • 定价 6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8页
【内容简介】
狐文化前期是图腾文化和符瑞文化,后期是妖精文化,妖精文化是主要方面。狐妖不仅体现出一般意义的宗教观念,例如所谓“物老为怪”等,更包含着许多狐妖所特有的宗教观念,以致我们可以用狐妖观念、狐仙观念之类的概念来概括关于狐的变化、修炼等特殊内容。在狐妖身上也非常特殊地体现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女性观等等,折射着不是对狐而是对人的认识和评价。而狐妖在文学形象体系中较之其他妖物也处于无与伦比的地位,没有哪种妖物能像狐妖那样获得文学家——主要是小说家——的青睐。
  从图腾到狐仙,从民俗宗教到文学审美创作,作者对狐形象的发展进行了绵密的考证,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详尽的梳理,终呈献给读者一部详备的中国狐文化发展流变史。
【作者简介】
 李剑国,山西灵丘人。1943年1月生。196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79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师从朱一玄、宁宗一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小说史方向研究生,1982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后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编纂《唐五代传奇集》《宋代传奇集》等,著有《唐前志怪小说史》《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宋代志怪传奇叙录》等。
【目录】
 

序章·狐的生物性与文化性

章·远古狐图腾崇拜

一、狐图腾崇拜(一):涂山九尾白狐神话的解析

二、狐图腾崇拜(二):纯狐玄妻的解析

三、《山海经》中的狐与狐状兽

第二章·瑞狐:狐的符命化

第三章·狐妖:神性的失落

一、妖兽与媚兽:狐的妖精化

二、从兽形态到人形态:狐妖的人形化

三、六朝狐妖性别分析与角色分析(一):雄狐原型与阿紫原型·

四、六朝狐妖性别分析与角色分析(二):胡博士原型

第四章·唐代的狐妖与狐神崇拜

第五章·狐神崇拜的持续与宋金元狐妖

第六章·明代狐妖狐仙观念及有关小说戏曲

第七章·清代的狐仙崇拜与狐仙观念

第八章·《聊斋志异》与美狐:狐妖的文学审美化

第九章·狐妖与清代通俗小说

第十章·狐妖姓名及习性种种

第十一章·狐与医药:狐药的民俗宗教含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