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察合法权益保护论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警察合法权益保护论纲

法学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38.3 6.5折 59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姬新江 著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1431943

上书时间2023-02-10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警察是现代社会一种特殊职业,警察的合法权益与执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确保广大民警合法权益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是各级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有必要上升到一种国家责任的范畴。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姬新江 著
  •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0217753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0页
  • 字数 3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警察合法权益保护论纲》系统、深入地对警察权益保护的理论分歧、基本范畴进行了科学的解读,通过全面、客观的分析与探究,对警察权益保护的内涵、外延提出了自己的认知,并明确提出警察权益涵盖公权和私权两个方面,不应褊狭地解读警察权益;全面地对域外警察保护(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物质保障等)及其启示进行了比较研究,既考察了英美法系国家的警察权益保护,也考察大陆法系国家对警察权益保护的制度安排,为完善警察权益保护提供了横向比较的素材。同时对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与警察权益保护的相互关系、原则、内容等也作了深入研究;在现有立法制度的修订、完善方面,明确提出应当认真考量“袭警罪”在立法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作相应修订,满足对警察合法权益的基本制度要求。构建警察执法的性也是警察权益保护的有效路径。
【作者简介】
  姬新江,男,汉族,1964年10月生人,广东警官学院法律系副主任,法学教授,法学硕士。在法律系民法教研中承担《民法学》、《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学》、《合同法》等专业主干课及专业拓展课程的讲授。主持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主持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1项;主持广东警官学院校级课题4项。在《暨南大学学报》、《当代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警察权益保护概述
第一节 警察权益保护国内研究的现状及评述
一、警察权益表述的争议
二、警察权益遭受侵害原因分析的不同认识
三、警察权益保护路径认识上的分歧
第二节 警察权益及其相关范畴
一、警察
二、警察权
三、警察权益
四、公民权
第三节 警察权益的类型化探究
一、警察人身权
二、警察履行职务保障权
第四节 警察权益保护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
三、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有利于人本法律观的构建

第二章 域外警察合法权益保护概述
第一节 域外警察职业保障概述
一、域外警察执法保护概况
二、域外警察执法的物质保障
三、域外警察执法的组织保障
四、域外警察的职业薪酬待遇保障
五、域外警察的伤亡抚恤保障
六、域外警察的休假保障
七、域外警察的医疗保障
八、域外警察的职业心理干预
第二节 域外警察教育培训比较研究
一、警察教育培训模式的比较
二、警察教育培训理念的比较
三、警察教育培训制度的比较
四、警察教育培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比较
五、警察教育培训保障的比较
第三节 域外警察教育培训的启示
一、美国警察教育培训模式及其启示
二、英国警察教育培训模式及其启示
三、法国警察教育培训模式及其启示
四、香港地区警察教育培训模式及启示

第三章 我国警察权益保护现状考察
第一节 我国警察权益保护的立法状况考察
一、我国警察权益保护的法律规范
二、我国警察权益保护的行政法规
第二节 警察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状考察
一、暴力袭警
二、恶意投诉、不实投诉
三、超负荷工作
四、经济收益权得不到保障
五、伤亡抚恤权得不到充分保障
第三节 警察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考察
一、中国社会转型期与社会失范
二、警察权的不合理配置
三、警察执法理念及相关执法制度的缺失
四、警力配置不足
五、警察教育培训及执法装备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我国警察合法权益保护的制度构建与完善
第一节 警察体制的完善与构建
一、警察体制的类型化研究
二、我国现行警察体制改革之必要
第二节 警察合法权益救济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一、构建警察职业保障制度
二、社会救济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三、司法救济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第三节 警察合法权益保障相关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一、警力资源保障制度的构建
二、警察执法物质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三、警察权益的组织保障
四、警察教育培训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第四节 警察合法权益相关法律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一、修订、完善《人民警察法》
二、修订、完善《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三、完善袭警犯罪的刑事立法
四、修订、完善《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章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与警察权益保护
第一节 社会管理创新与公安工作
一、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
二、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
三、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
四、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
第二节 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一、警民关系及其评价标准
二、当前警民关系的现状
三、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的现实路径
第三节 社会管理创新与警察执法的规范化
一、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价值分析
二、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问题剖析
三、警察执法规范化的主要内容
四、警察执法规范化的路径设计
第四节 社会管理创新与警察公共关系制度建构
一、警察公共关系的一般理论
二、我国现代警察公共关系的困境
三、警察公共关系的制度建构

第六章 警察职务防卫权与警察权益保护
第一节 警察职务防卫权的一般理论
一、警察职务防卫权的界定
二、警察职务防卫权的理论基础
三、警察职务防卫权与公民正当防卫权辨析
第二节 警察职务防卫权的行使
一、警察职务防卫权行使的原则
二、警察职务防卫权行使的条件
三、警察实施特殊防卫问题
四、警察职务防卫权行使不当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警察职务防卫权的立法考察
一、我国警察职务防卫权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我国警察职务防卫权的制度缺陷
第四节 我国警察职务防卫权制度的构建
一、警察职务防卫权的法律意义
二、警察职务防卫权的制度构建

第七章 社会转型期的警察执法权威
第一节 警察执法权威概述
一、警察执法权威的内涵
二、警察执法权威的属性
三、警察执法权威的来源及其表现形态
四、维护警察执法权威的必要性
第二节 警察执法权威弱化及其原因分析
一、警察执法权威弱化的内外在形态
二、警察执法权威弱化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警察执法权威重塑的路径选择
一、培育民众法律信仰
二、优化权力时空配置
三、内化民众的执法认同
四、建设良性的警察公共关系
五、完善现有法律规范的内容
六、警察社会管理的法治化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