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耦合束团不稳定性测量与抑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耦合束团不稳定性测量与抑制

机械工程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85.94 6.7折 128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筠华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0975339

上书时间2023-02-09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在本书中,不仅介绍了束流位置测量的理论,而且还将系统地介绍hls稳态和瞬态测量系统构造原理(闭轨、逐圈和逐束团)和信号处理过程与方法,以及它们对机器性能提高的作用和其所应用到相关技术。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耦合束团不稳定性理论与实验,并对储存环中束流运行时存在的各种不稳定性现象和抑制不稳定性的措施进行研究,从而为保证光源的稳定运行和提高光源亮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本书,围绕在hls储存环上开展的闭轨、逐圈和逐束团测量以及抑制束流不稳定性的反馈系统等多项创新性设备研制的基础,上,完整、系列和详尽地叙述了束流不稳定性测量中的有关理论和设备研制过程所用到的相关技术,其包含了丰富的实验技术和经验,是从事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借鉴,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筠华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9
  • 版次 1
  • ISBN 9787030414786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5页
  • 字数 47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耦合束团不稳定性测量与抑制
【内容简介】
王筠华著的《耦合束团不稳定性测量与抑制》从加速器储存环的基本理论入手,围绕与储存环中束流位置测量的相关课题,较完整、系统、详尽地阐述了观测和抑制储存环束流不稳定性的理论、方法和相关技术。同时,还介绍了信号接收、信号处理和耦合束团不稳定分析技巧等。束流不稳定性测量和抑制措施已在高能加速器多年运行中进行了考验并得到验证。书中列举了许多应用例证,与实际结合紧密,并涉及众多领域。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所呈现的内容,对我国加速器界同行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可供加速器领域相关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束流测量方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阅读。同时由于技术的共通性,对从事快电子学、信号接收、数据处理和分析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高能加速器和同步辐射装置简明发展史
1.2HLS储存环测量系统与束流位置测量
参考文献
第2章束流动力学理论简介
2.1坐标系
2.2横向运动方程及其解
2.3横向振荡
2.4纵向振荡
参考文献
第3章束流信号与频谱理论
3.1同步束团信号
3.1.1单束团
3.1.2多束团
3.2横向β振荡幅度调制信号
3.2.1单束团
3.2.2多束团
3.3纵向振荡相位调制信号
3.3.1单束团
3.3.2多束团
3.4同时存在横向幅度调制和纵向相位调制
3.4.1单束团
3.4.2多束团
参考文献
第4章束流不稳定性
4.1尾场和尾场函数
4.1.1自由空间中以光速运动的束流
4.1.2理想导电管道中以光速运动的束流
4.1.3电阻壁和腔体结构中的尾场函数
4.2耦合阻抗
4.2.1耦合阻抗定义
4.2.2耦合阻抗某些重要性质
4.2.3几种典型的耦合阻抗和相应的尾场函数
4.3不稳定性理论
4.3.1横向不稳定性
4.3.2阻抗壁效应引起的不稳定性
4.3.3头尾不稳定性
4.3.4纵向不稳定性——Robinson不稳定性
4.3.5束腔不稳定性——高频腔高次模不稳定性
4.3.6多束团不稳定性
4.3.7束团伸长效应
4.3.8离子不稳定性
4.3.9快离子不稳定性
4.4不稳定振荡模式概论
4.4.1纵向振荡模式
4.4.2横向振荡模式
4.5电子储存环几种典型阻尼机制和克服不稳定性所采取的措施
4.5.1辐射阻尼
4.5.2朗道阻尼
4.5.3常用的克服不稳定性措施
参考文献
第5章束流位置测量与相关理论基础
5.1信号探测基本原理
5.1.1感应场
5.1.2信号接收
5.2束流位置探测原理
5.2.1钮扣电极BPM
5.2.2条带电极
5.2.3条带电极作为pickup
5.2.4条带电极作为kicker
5.2.5HLS所使用的kicker的覆盖因子计算
5.2.6HLS所使用的条带的耦合阻抗计算
5.2.7两种BPM特性的比较
5.3束流位置测量信号与处理
5.3.1束流位置信号的要求
5.3.2束流位置信号处理的要求
5.3.3束流位置信号的处理方法
5.4束流位置探测器在HLS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6章HLS钮扣型束流位置探测器
6.1钮扣型探测电极的定标
6.1.1定标装置
6.1.2定标中的数据处理
6.1.3最小二乘法逼近
6.2以边界元素法验证模拟定标
6.2.1边界元素法理论简介
6.2.2灵敏度的计算
参考文献
第7章闭轨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7.1HLS闭轨测量系统研制的进展
7.2升级的闭轨测量系统结构与信号处理
7.2.1COD测量系统硬件和软件结构
7.2.2BPMModule
7.3数据获取系统和数据的分析
7.3.1数据获取系统
7.3.2升级后的BPM系统测量精度和分辨率
7.4BPM系统的应用
7.4.1色散函数的测量
7.4.2BBA方法测量四极磁铁磁中心的位置
7.4.3全环闭轨校正
参考文献
第8章数据处理方法
8.1离散时间信号的处理
8.1.1采样信号的频谱
8.1.2采样定理
8.1.3数字信号处理中截断的影响——泄漏
8.2信号加窗
8.2.1信号加窗意义
8.2.2窗函数特性
8.2.3几个应用中的窗函数
8.3Time测量
8.3.1工作点测量意义
8.3.2工作点估算方法的探讨
8.4其他数据处理方法
8.4.1基于数字锁相检测阻尼时问
8.4.2小波方法在束测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9章HLS逐圈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9.1TBT测量系统的研制
9.1.1TBT测量系统参数选定
9.1.2电子学线路及各部分的功能
9.2逐圈测量系统定标
9.2.1系统定标计算
9.2.2探测电极灵敏度
9.2.3BPM电子学增益定标
9.2.4系统的在线定标
9.3逐圈测量系统应用
9.3.1逐圈位置测量
9.3.2二期工程总调新注入系统的检测
9.3.3低频窄带反馈系统的初步尝试
9.3.4HLS若干物理参数的测量和不稳定性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第10章逐束团测量系统研制与应用
10.1逐束团测量系统研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10.1.1研制的必要性
10.1.2BxB测量的意义
10.2国内外发展状况
10.3HLs逐束团测量系统的研制
10.3.1系统带宽的确定
10.3.2测量系统的组成
10.3.3关键器件性能的介绍
10.4相关物理量测量与分析
10.4.1HLS储存环Twiss函数
10.4.2激励束流设备和线路
10.4.3激励门电路的研制
10.4.4逐束团测量系统的应用
10.5逐束团流强测量系统
10.5.1新的检波方案的应用
10.5.2测量系统准确性验证
10.5.3在线定标结果
10.5.4逐束团纵向振荡测量系统
10.5.5纵向振荡对横向测量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第11章横向模拟反馈系统研制与应用
11.1反馈原理
11.1.1反馈系统理论
11.1.2反馈系统工作原理
11.1.3反馈系统类型和要求
11.2HLS横向宽带反馈系统设计思想
11.2.1系统的主要参数
11.2.2pickup选择
11.3模拟横向反馈系统样机的研制
11.3.1总体设计框图
11.3.2各组成部分
11.4逐束团测量和横向反馈系统的调试
11.4.1测量系统的调试
11.4.2模拟反馈样机的调试
11.5希尔伯特变换相空间重建方法
11.5.1希尔伯特变换相空间重建理论
11.5.2希尔伯特变换在相空间重建中的应用原理
11.5.3希尔伯特变换数据处理方法在HI。S上的应用
11.6横向反馈系统的改进
11.6.1线路改进
11.6.2基于EPICS的系统控制软件
11.6.3系统调试与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第12章数字横向反馈系统研制与应用
12.1数字反馈基本原理
12.2数字反馈技术的核心元素及其发展过程
12.2.1DSP阵列作为处理单元的数字反馈系统
12.2.2FPGA芯片作为处理单元的数字反馈系统
12.3数字信号处理理论
12.3.1离散时间线性非时变系统
12.3.2单位取样响应和卷积
12.3.3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频域分析
12.3.4离散傅里叶变换
12.4数字滤波器设计
12.4.1IIR滤波器
12.4.2FIR滤波器
12.4.3数字滤波器的系数量化误差
12.5数字反馈的FIR滤波器算法实现
12.5.1频域法设计滤波器
12.5.2时域最小二乘法设计滤波器
12.5.3选择FIR滤波器设计
12.5.4数字横向逐束团反馈方法与实现
12.6HLS数字横向逐束团反馈系统
12.6.1HLS数字横向反馈系统的构成
12.6.2数字反馈处理器的FPGA程序修改
12.6.3滤波器设计与优化
12.6.4增益放大器
12.6.5时钟系统
12.6.6数字反馈系统集成与控制
12.7反馈系统的调试与分析
12.7.1频率响应的测试
12.7.2单束团时序试验
12.7.3200MeV反馈系统相位调试
12.7.4800MeV反馈系统相位调试
12.8800MeV运行状态下的反馈效果检测
12.8.1抑制800MeV运行时的横向不稳定性边带
12.8.2降低六极磁铁电流试验
12.8.3阻尼时间测量
12.9横向振荡模式分析
12.10提高注入流强
12.10.1抑制注入边带
12.10.2抑制注人残余振荡
12.10.3替代八极磁铁提高注入流强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