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访学通论 作者签赠一报界元老
  • 新闻采访学通论 作者签赠一报界元老
  • 新闻采访学通论 作者签赠一报界元老
  • 新闻采访学通论 作者签赠一报界元老
  • 新闻采访学通论 作者签赠一报界元老
  • 新闻采访学通论 作者签赠一报界元老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闻采访学通论 作者签赠一报界元老

保真

118 九品

仅1件

河北石家庄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12.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秀国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27

评价366好评率 100%

  • 包装仔细 41
  • 品相不错 36
  • 物流很快 36
  • 发货速度快 35
  • 值得信赖 33
  • 服务态度好 32
  • 非常满意 31
  • 品相超预期 27
  • 物超所值 26
  • 价格实惠 22
  • 书质量还好 1
  • 有小瑕疵 1
查看全部评价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秀国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5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62341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6页
  • 字数 290千字
【内容简介】
新闻采访,是怎样的一门学问?它在新闻传播链条上的地位和作用若何?

  现代社会,人们对新闻的需求,犹如对阳光、空气和水分的需求一样,变得须臾不可缺少。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等,日益成为其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拒绝新闻、闭目塞听的人,能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能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人。

  不管科技如何进步,也不管人们获得新闻的渠道或手段如何多样化,新闻要想广为传播,总离不开采访,离不开采集、挖掘新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采访处于新闻传播的源头或起始阶段。尽管人们每天读到、看到、听到新闻,享受到新闻所带来的种种乐趣并获得某种满足,但对新闻是如何采集和挖掘的并不过分注意。然而,新闻的采集和挖掘即新闻采访,是客观存在的。没有新闻的采集和挖掘,就没有新闻的传播,正像没有厨师的精心烹制,就没有丰盛的大餐一样。
【作者简介】
杨国秀,1954年生于河北吴桥,1982年1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并到河北大学执教,主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课程。1992年,调河北经济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部、要闻部、总编室主任和总编辑助理。期间,获全国和省级好新闻24项。2003年被引进到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教授和
【目录】


第一章 新闻采访概述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定义

 第二节 新闻采访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新闻采访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记者的素质与修养

 第一节 记者的素质

 第二节 记者的修养

第三章 记者的思维与意识

 第一节 记者的思维

 第二节 记者的意识

第四章 采访对象的地位与特点

 第一节 采访对象——事实的拥有者

 第二节 采访对象——事实的提供者

第五章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第一节 平等与对等

 第二节 满腔热情与冷静审慎

第六章 各类报纸的采访重点

 第一节 党政类报纸的采访重点

 第二节 晚报都市报的采访重点

 第三节 专业报的采访重点

第七章 新闻线索的获得和使用

 第一节 新闻线索的多寡是区分“穷”“富”记者的标志

 第二节 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

 第三节 新闻线索的甄别的使用

第八章 采访前的准备

 第一节 采访前准备的必要性

 第二节 准备工作的内容

第九章 采访的策划与组织

 第一节 采访策划与组织的必要性

 第二节 采访策划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采访策划的组织与实施

第十章 采访对象的接近

第十一章 采访的谈话和提问

第十二章 采访中的倾听、思考和记录

第十三章 采访中的观察

第十四章 座谈会和新闻发布会采访

第十五章 隐性采访

第十六章 体验式采访

第十七章 调查性采访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

运费